分类 报考指南 报名通知 辅导培训 准考证.动态 成绩查询 试题资料 考试科目 证书领取 注册信息

2020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考试题(6)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反映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答案:B【解析】马克思认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私有制和旧式分工。

  3.答案:C【解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4.答案:D【解析】摄影属于艺术类的活动,学校的课外文体活动,包括文学、艺术、娱乐、体育训练与体育竞赛等内容。

  5.答案:B【解析】陶行知这句话强调了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道德。

  6.答案:D【解析】根据观察的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有一定结构观察项目和要求,可分为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又称为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

  7.答案:C【解析】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差别的微笑出现标志着幼儿最初的社会性发生。故选 D。

  8.答案:C【解析】思维的变通性即为的活动的灵活程度,题目中威威在回答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不墨守成规,说明其思维具有变通性。

  9.答案:B【解析】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简单的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10.答案:B【解析】负强化,也称为消极强化,指取消厌恶性刺激以提高反应概率的过程。题目中,小强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取消禁止他看动画片的经历属于负强化。

  11.答案:A【解析】处于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表现出对外

  的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是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

  12.答案:C【解析】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症”,其核心特征是注意障碍。

  13.答案:A【解析】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 1859 年发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意思“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14.答案:D【解析】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自发课程,它是学校情景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这类课程,自己体现在学校、班级的情境之中,题干中板报,橱窗、走廊等媒介,体现了隐性课程。

  15.答案:A【解析】知识: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和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取的知识)。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需的活动方式。包括读、写、算的技能,题干中学会写生字,理解词语,体现的正是知识与技能目标。

  16.答案:C【解析】分组教学中,学生层级相同,可以充分交流,小组成员间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讨论合作学习。

  17.答案:B【解析】秧田式座位是让学生以一排一排的方式面对教师而坐。这种座位布置方式限制了学生之间面对面的接触,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教师可以随意走到教室任何地方,便于监控和管理学生,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适合讲授法。

  18.答案:A【解析】测验评价,是指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实作评价,又叫做表现性评价,是指学生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从而对其成就进行了评价。

  19.答案:C【解析】螺旋式是指在不同阶段,单元或不同课程门类中,使课程内容重复出现,逐渐扩大知识面,加深知识难度,即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前面呈现的内容是后面呈现内容的基础,后面程序的内容是前面呈现的内容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层层递进。题目中先认识,后理解,体现的是螺旋式。

  20.答案:B【解析】直观性原则。教师通过演示的实验,让学生直观理解所学知识属于直观性的教学原则。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

  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八个范畴,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

  八个范畴的具体内容:

  第一,语言智能是指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理解他人,灵活掌握语音、语义、语法,具备言语思维、言语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等结合在一起并运用自如的能力。

  第二,数学逻辑智能是指有效的计算、测量、推理、归纳分类,并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

  第三,空间智能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及周围一切事物,并且能把所感觉到的形象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

  第四,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灵巧地运用双手制作或操作物体的能力。

  第五,音乐智能是指人能够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音色等能力。

  第六,人际智能是指能很好的理解别人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第七,自我认知智能是指具有自我认识和善于自知之明,并据此做出适当行为的能力。

  第八,自然认知智能是指善于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能够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的能力。

  核心观点:第一,每个人具备所有的八种智能。第二,大多数人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第三,智能之间通常是以复杂的方式共同起作用。第一次从多维视角看待智能。

  22、【参考答案】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活动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活动力,是一种寻求发展的积极动机和渴望,所以,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逆境可以成才,“同流而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 “威武不能屈”等典型故事,反映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总之,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的身心发展,他们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是以各个不相同的复杂组合在不同个体身心发展上产生影响的。

  23、【参考答案】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和研究班集体,包括集体的基本情况,如总人数,性别结构,生源状况,年龄分布等;班级的基本状况,如学习好中差学生的比例,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班级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的,班级的其他方面,如学生生活的小区环境,学生家庭条件,学生在校外的表现的。二是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果姓名,性别,年龄,健康等;学生的家庭情况,如父母的文化水平,职业,经济情况,居住条件等,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若遵守纪律,文明礼貌集体观念以及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兴趣特长等;学生的个性情况,如智力特点,情感意志特点,性格和气质的类型等。

  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方法有:1,书面材料分析,即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2 调查法,即通过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侧面间接地了学生,包括问卷,座谈等。3,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4 谈话法,是班主任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具有灵活方便,容易了解事实细节,有利于感情沟通等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

  24.【参考答案】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认为教师做到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就是好老师,除此之外,一名好教师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应该坚持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材料中,证因为教师能主动关注不积极的学生,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信息和动力。

  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应尊重、赞赏学生,在材料中,教师并没有粗鲁地要求学生分享作文,而是轻言细语,温柔地征询学生的同意,使学生感觉不到不应拒绝的力量,正因如此,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作文,也正因如此,老师获得了学生的信任,引导学生获得了积极的发展。

  此外,新课改强调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识到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坚持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 “重结论的同时更注重过程” “关注人”,做到这些,才是我们认为的好老师。

  (2)为儿童提供合适的教育,需要教师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儿童的差异性表现在:

  ①能力的差异,儿童在智力水平上存在差异,有的智力发展水平低,有的发展水平高;儿童在智力类型上存在差异,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和品质存在的不同;儿童在能力表现早晚上存在差异,有的聪明早慧,有的大器晚成,儿童智力在性别上也存在差异,男性智力分布离散程度比女性大,各自优势领域也不一样,教师要从认识到学生的能力差异,接受并在各自能力基础之上给予积极正向的引导,促进阶其能力的发展。

  ②认知方式差异。儿童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存在差异。场独立的儿童更偏向独立的对事物作出判断。场依存型儿童容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故教师对场依存型孩子,也应该给予更多指导,而对场独立型的孩子给予适当指导,更多独立思考时间和机会,沉思型学生更注重解决问题的精度而非速度,冲动性更注重问题解决的速度而非精度,而辐合型还是发散型思维习惯来说,也有差异教师应予认识并从不同方法去肯定引导学生。

  25. 【参考答案】

  (1)材料中的老师违背了教学原则的启发性原则,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

  启发现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材料中老师面对学生的疑问没有认真思索给予正确的答案,而是,用随意和不耐烦的态度对待,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因材施教。课改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的人是指学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其成人存在巨大的差异,材料中,学生的疑问正是从自身的角度提出的质疑是合理的,老师应该予以耐心解答,而不是用一句话来应付。

  (2)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说、敢想、敢问。同时,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多一些活动时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尊重学生劳动,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想法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

  其次,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会问。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最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纵,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合作中发现问题,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交流来解决。

  五、教学设计题

  26.【参考设计】

  问题(一):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是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作者抓住漂亮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的外形;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问题(二):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l~3 自然段。

  ②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提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2.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问题(三):

  一、激趣导入

  1.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下面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对,这是翠鸟。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2.出示课题。(齐读)

  3.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特点,谁能告诉老师,是哪三个方面呢?

  (指名回答,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4.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有关翠鸟的录像,看看翠鸟的外形和活动有什么特点。

  5.小结。

  二、学习第 1 自然段

  1.出示图片,看图说一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2.默读第 1 自然段(课文是怎样描写的),按要求把有关的词语找出来。

  3.指名说说你找到的词语,再齐读。

  4.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的外形?(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书:爪子(红色)、羽毛(漂亮)、眼睛(透亮灵活)、嘴(尖、长)。

  6.重点理解描写翠鸟羽毛的三个比喻句。

  7.用喜欢、赞美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 1 自然段。

  三、学习第 2、3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2、3 自然段。

  (1)翠鸟的动作怎样?

  (2)课文第 2 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3)课文第 3 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2.分析课文第 2 自然段。

  (1)翠鸟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它喜欢怎样的活动?(指名回答)

  (2)比较句子。

  (3)课文第 2 自然段还写了翠鸟的什么动作?(等鱼)

  (4)板书。等鱼:一动不动注视(静)。

  (5)指导朗读。

  3.分析课文第 3 自然段。

  (1)欣赏翠鸟捕鱼的录像。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3)学生自由读翠鸟捕鱼的句子,用“△△”画出有关词语。

  (4)学生画出句子,汇报。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飞。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板书。捕鱼:蹬、飞、叼、飞(动)。

  (5)分小组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6)汇报讨论情况。

  (7)比较句子。

  (8)指导朗读。

  4.小结:翠鸟不但外形美丽,而且是捕鱼高手,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把翠鸟捕鱼经过表达了出来。

  四、学习第 4 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

  2.谈理解,你读懂了什么?

  3.板书:峭壁上。

  4.师归纳:老渔翁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小溪尽头的峭壁上,翠鸟来这里是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们打消了捉它的念头,只是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留一会儿。

  5.文章表迭了作者对翠鸟怎样的情感?(板书:喜爱)

  五、总结全文

  1.作者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并写出了它在捕鱼过程中动作神速、身手敏捷的特点,分别从静和动两方面表现出来,使人们不禁对翠鸟产生喜爱之情。

  2.说话练习:请你学学作者,用最美丽的语言赞美你所喜欢的动物。

  六、课外延伸

  1.欣赏鸟类的图片。

  2.课外延伸。

  (1)读一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外形、提鱼动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2)请你以“我喜爱的鸟”为题,仿照《翠鸟》抓住事物特点来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

  [设计理由]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个方面展开: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和翠鸟动作上的特点。教学中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课在线网课试听.报名        >>学课在线智能题库.模拟做题       >>直播课程       >>录播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初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执业药师

中级会计师

二级建造师

护士资格证

注册会计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健康管理师

经济师考试

监理工程师

考研辅导课

银行从业

安全工程师

自考课程

基金从业

一级消防工程师

心理咨询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公共营养师

社会工作者

消防设施操作员

保育员

教师资格证

成人高考

育婴师

公务员培训

文职培训

英语四六级

计算机软考
养老护理员
税务师培训

房产经纪人
咨询工程师

其它课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昆明学历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3312528471 赖老师、钱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点击这里咨询我们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课在线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课在线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课在线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536696595,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