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D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即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同时又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此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全面基础上因材施教,而不是能力的平均发展,这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因此选D。
2.C 题干描述的是因小明两次考试均没有及格,李老师严厉斥责他。李老师没有看到学生的努力过程,只片面地看到了学生没有及格的两次成绩,忽视了学生10分的进步,只看到了结论,而忽视了过程。李老师应该多鼓励和帮助小明,而不是批评指责。
3.B 题干中,班主任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华云虽然学习差但田径有特长,鼓励其成为运动员,这正是根据其个性给予个性化发展的期望和要求,体现了班主任善于因材施教。
4.C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就是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与参与意识,同时还要有提高参与课程建设的能力。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5.A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题于中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对学生充满信心,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
6.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C 获取经济资助权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的权利。该权利可简称为“获取物质保障的权利”。它体现国家政府对为学生提供完成学业的物质保障的重视,也是学生的一项实质性权利。题干中学校在分配助学金过程中采取“轮流坐庄”的方式,侵犯了学生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8.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九条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9.C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题干中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10.B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