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报名公告 笔试辅导 面试辅导 资讯成绩 模拟试题 申论.行测

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指南(2022年版)》答记者问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能力素质和专业水平,全面提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近日,财政部制定印发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指南(2022年版)》(财会〔2022〕35号,以下简称《专业科目指南》)。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专业科目指南》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制定《专业科目指南》的背景是什么?

答:制定《专业科目指南》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引导会计人员坚持职业操守。会计在整个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着社会公众利益和市场经济秩序,需要会计人员牢固树立诚信理念,以诚立身,勤勉尽责。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明确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诚信知识的学习要求,有助于引导会计人员坚持职业操守,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自觉抵制会计造假行为,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二是督促会计人员践行法治精神。近年来,我国会计法治体系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制度不断健全,在加强标准制定的同时,需要同步做好贯彻实施工作。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明确会计专业核心知识的学习要求,有助于督促会计人员掌握法规制度,践行法治精神,严格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履行会计监督职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在经济活动、监督管理等业务关口的作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满足新发展阶段对会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要求。当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出许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明确会计专业拓展知识的学习要求,有助于丰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引导会计人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会计改革发展要求,持续学习,不断提高会计工作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根据《会计法》第三十九条“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有关规定,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强会计人员教育和培训,提升广大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水平。但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还存在继续教育学习内容针对性不强、继续教育机构课程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明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内容,有助于指导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继续教育和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问:《专业科目指南》起草发布经历了哪些过程?

答:2022年3月,我们启动了《专业科目指南》起草研究工作。在前期课题研究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贯彻落实《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财会〔2021〕27号)、《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财会〔2021〕34号),就制定全国统一的《专业科目指南》进行了研究论证,明确了《专业科目指南》的制定方向和主要内容。

2022年7月至9月,经多次与地方财政部门交流讨论,并征求有关专家意见,形成了《专业科目指南》征求意见稿。2022年10月,印发《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征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面向有关中央部门(单位)、地方财政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我们共收到书面、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反馈意见49份。其中,19份表示无不同意见,其余30份共提出80条具体意见。反馈意见总体上认为,《专业科目指南》内容详实,科目设置系统全面,对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具有指导性意义,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促进会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我们对收到的80条具体意见进行梳理,逐条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履行财政部审核批准程序后,于2022年12月22日正式印发。

问:《专业科目指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专业科目指南》共10条内容,主要包括制定依据与目的、适用范围和重点学习内容等。

一是《专业科目指南》的适用范围。《专业科目指南》主要用于指导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中直管理局、国管局组织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组织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继续教育学习内容可以参照本指南执行。此外,明确了用人单位自行组织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学习内容参照本指南执行。

二是关于专业科目的分类和重点学习内容。《专业科目指南》将专业科目分为专业通识知识、专业核心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三类,共十六个科目。其中,专业通识知识中,包括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治、会计改革与发展三个科目。专业核心知识中,包括企业财务会计、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农村会计、管理会计、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税收实务、会计数字化八个科目。专业拓展知识中,包括可持续发展、审计基础、金融基础、财经相关法规、其他财会财经热点五个科目。相应的重点学习内容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重点学习内容》。

三是关于重点学习内容的层级。结合会计人员工作岗位和会计职称层级,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重点学习内容分为初级学习内容、中级学习内容、高级学习内容,并明确了相应的适用对象。会计人员可以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和会计职称层级等,选择相应层级的学习内容,也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学习需要,拓展学习其他层级的学习内容。

问:关于《专业科目指南》,有哪些需要说明的重要事项?

答:一是关于《专业科目指南》适时动态调整。会计人员需持续进行知识更新,《专业科目指南》也需适时动态调整。根据当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际,我们制定了2022年版《专业科目指南》,今后将根据会计改革发展情况和实务需要不定期进行更新调整,保持继续教育内容的时效性。

二是关于《专业科目指南》适用对象的细化。《专业科目指南》结合会计人员工作岗位和会计职称层级,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重点学习内容分为初级学习内容、中级学习内容、高级学习内容。考虑到会计人员因工作单位性质不同,应重点掌握知识的范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将在《专业科目指南》实施一段时间后,根据实施情况,对《专业科目指南》内容做进一步细化。

三是关于继续教育的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根据《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财会〔2018〕10号),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分为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公需科目主要是会计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规、政策理论、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础知识。专业科目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掌握的会计法律法规、会计职业道德、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税金融等相关知识。下一步,我们将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研究制定面向会计人员的《公需科目指南》,进一步增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实效。

四是关于《专业科目指南》的定位。《专业科目指南》主要用于明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及其重点学习内容,以指导各级财政部门等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专业科目指南》对专业科目的划分仅作为指导各级财政部门等做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课程分类、确定课程内容,便利会计人员检索相应的课程。此外,为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质量,我们将适时研究修订《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财政部会计司
2023年1月5日

来源:http://kjs.mof.gov.cn/gongzuodongtai/202301/t20230105_3862070.htm


   >>学课在线网课试听.报名        >>学课在线智能题库.模拟做题       >>直播课程       >>录播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初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执业药师

中级会计师

二级建造师

护士资格证

注册会计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健康管理师

经济师考试

监理工程师

考研辅导课

银行从业

安全工程师

自考课程

基金从业

一级消防工程师

心理咨询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公共营养师

社会工作者

消防设施操作员

保育员

教师资格证

成人高考

育婴师

公务员培训

文职培训

英语四六级

计算机软考
养老护理员
税务师培训

房产经纪人
咨询工程师

其它课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昆明学历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3312528471 赖老师、钱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点击这里咨询我们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课在线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课在线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课在线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536696595,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