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26万个事业单位,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超过3000万。他们分布广泛,人才密集,已经成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骨干力量。
如果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算起,事业单位改革如今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其间,相关的人事聘用、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绩效工资、养老保险等改革和试点细水长流般地延宕至今,但碍于种种原因,这一牵动几千万人神经的改革始终未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六项重点领域改革,其中包括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核心价值是一个"分"字
如何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委员在讨论中就此给出他的解读。
吴江认为,这反映出作为一个重点领域,本届政府已经就相关改革做好准备。就目前情况来看,主要任务还是清理摸底。此前统计说126万个单位,涉及3000万人,实际上肯定还不止这个数字,加上退休的1000万人,再加上编外人员也有将近1000万,也就是接近5000万人的规模。也正因此,所以才有必要在清理过程当中逐步进行分类。
"报告中谈了四个分,即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这些都是必要的,它反映出改革的难度和价值取向。但是核心还是价值取向问题,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分'字,我觉得事业单位改革要抓住'分'字,要分解事业单位这个概念。"吴江说。
吴江认为,"事业单位"这个概念目前较为混乱,它其实就是公益事业法人,但现在这里面已经过于庞杂。要理清这个概念,需要首先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对关系问题,对事业单位改革的影响最大。从1993年提出事业单位改革以来,可以说走了十几年的弯路,说到底就是甩包袱,就是把事业单位推向市场。这段弯路的教训是深刻而沉痛的,事业单位丢掉了"公"字,丧失了它的公共性。教育、卫生、科技都走了这样一条弯路。
"现在要往回拉,说到底还是一个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哪些可以走向市场,哪些不能走向市场。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不是它唯一的属性,最重要的,它还要维护国家的管理职能。"吴江说。
[---分页---]
"法定机构"是改革的方向
"事业单位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来自于中国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市的钟晓渝委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他的答案就是"法定机构"。
钟晓渝说,所谓"法定机构",就是把很多事业单位承担更多的社会管理责任,以法律的方式来赋予它权力。眼下的深圳市就正在这样尝试。比如说深圳市的公证机构,过去是事业单位,现在通过改革,公证机构成为"法定机构",通过公证法来为它赋予具体的管理权限及责任、义务,通过法律来约束它的社会管理行为。
"这种法定机构应该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钟晓渝说,所谓的事业机构就是承担一些社会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医院、研究机构、中介结构等等。
"需要回归社会的,就让它回归社会,成为社会中介机构。有些要担负一些社会管理职责的,还是需要保留,可以通过法定的方式来赋予它相应的权限和职能,比如说展览馆、图书馆、博物馆,都是事业机构,它们的职能可以通过相应的立法来界定清楚。"钟晓渝说。
如何界定需要公共决策程序
"凡是能够实行企业化的就企业化,不能企业化的就事业化。要体现某种政策功能或者是有社会效益的事业单位,不能企业化,还是要依靠财政拨款,全额纳入预算监督范围内。"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蒋洪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同样持此种观点。
不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哪些单位具有社会效益,哪些单位不具有,该如何界定?对此问题,蒋洪认为,究竟有没有社会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有多大,由谁来判断,怎么样检验,需要有一个公共决策程序,或者说,需要有一个民主决策程序来决定。
蒋洪进一步解释说,这个公共决策程序,就是让老百姓来决定。这样的事情值不值得为他们花钱。如果大家认为值,那就说明它是有社会效益的,如果大家认为不值,那它就必须要转为企业,走向市场,遵循市场优胜劣汰的规律。
事业单位改革看似千头万绪,其中最牵动人心者,当属社保制度改革。
吴江认为,从源头上,目前把事业单位的工资,包括绩效工资、社会保障等都捆绑在政府身上,这是有问题的。
"理顺工资关系更重要。"吴江认为,解决的方式,就是让事业单位确立独立的薪酬体系。此外,事业单位还要把职业年金搞起来,这是一个补充。
3月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公开表示,解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待遇差别最根本的办法,是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现在已经在五省市试点,合适的时候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万众瞩目中,事业单位改革这列东方快车,已经鸣响隆隆汽笛声。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