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朱自清
课文知识要点提示
1.作家作品
朱自清,现代著名散文家,字佩弦,号秋实,是“文学研究会”的会员。《背影》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
2.独特视角
作者表现父子情深,选取父亲的背影这一独特视角来表现这种感情,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凝聚着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体认,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3.白描手法
全文采用简洁的白描手法。从父亲嘱咐茶房,到与脚夫讲价钱,再到上车时为儿子选座位,更主要地写了买橘子时穿过铁路的情形。“父亲是一个胖子”,“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父亲过铁路时,“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买好橘子回来,“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作者描绘父亲的背影,并不借助于什么修饰、陪衬之类,只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读者眼前。这种白描的文字,读起来清淡质朴,情真味浓,蕴藏着一段深情。
4.侧面烘托
文中我对父亲的态度,前后有一个变化。开始时因觉得父亲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而不大高兴,后来却被父亲的行为和背影感动得几次流泪。这一侧面烘托手法,更加反衬出父亲爱子之情的动人力量。文章开头写家庭窘迫,结尾写父亲晚景孤苦,前后照应,将整个送行事件笼罩在阴冷的氛围之中,既透露出旧社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动荡不安、日渐下降的生活境遇和凄凉心情,又烘托出父子亲情的真挚可贵。
5.四次背影的作用
开头点出“背影”这个标题,并设置下悬念。接着追述往事,为“背影”的出现做渲染和铺垫,直至具体而细腻地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描写父亲的背影,先作外貌描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用自己的感情烘托这个背影。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重。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父亲离去的背影,放在人流中写,由近而远,写这个背影能表现作者为父爱感动得情不能已,一旦分手,格外依恋惆怅,想到父亲前程艰难,又格外悲悯、辛酸。父亲在信上说到了“大去之期”,身体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作者不禁泪如泉涌,想到父亲的背影,表现了思念。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