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旅游商品“同质化”
国庆假期,各大景区迎来旅游商品购物潮。这些商品本应有极强的地方特色,然而不少游客却发现,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
在国内某景区内,一位游客买了一块“湘绣”手绢。这名游客无奈地表示,一块绣了几朵花的手帕,在南京、苏州叫“苏绣”,到了四川叫“蜀绣”,到了江西成了“赣绣”,花样都相同,就是名字不一样。有的游客则吐槽:“朋友去四川给我带来一把梳子,上面竟写着‘少林寺纪念’。”更有网友表示:“到景区买商品还不如去义乌,那里应有尽有。”
旅游商品山寨之风盛行,首先源于一些景区急功近利,片面追求“门票经济”,而忽视了营运模式的创新和旅游衍生产品的打造。同时,旅游商品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从小处讲,是一种文化懒惰行为;从大处讲,对文化创意缺少应有的尊崇,对知识产权缺乏应有的敬畏。特别是,地方特产“千篇一律”,对于景区来说,是公共资源的一种浪费;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一种欺骗。
旅游商品是一个景区、乃至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代表着这个地方、这个景区的文化特质,因此,景区所推出的旅游商品,必须很好地在文化精神上传承已有的本土文化,并且还要做到创新。可见,考量旅游商品的文化价值,除了首先看其造型是否新颖、美观之外,更应注重其是否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是否与景区的人文景观相协调,是否进行了文化传承与创新。否则,必然导致旅游商品越来越肤浅和浮躁,最终必将走入死胡同。
当今的景区建设和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历史文化积淀和历史文脉延续的过程,是景区多元文化互动交融、文化内涵和形式不断创新的过程。
第一,要充分了解当地特色元素。
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制作特色纪念品时才能够更加游刃有余。旅游产品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把当地文化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将取得共赢的结果。
第二,要注重当地特色产品品牌的培养。
产品知名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产品销路,游客也就不必担心买到的特色产品不够特色了,这就是品牌的影响力。
第三,要挖掘旅游资源并做足人文开发。
旅游商品的开发是完善旅游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在挖掘旅游资源时,要基于地方文化做足人文资源的开发。例如很多传统手艺的重新振兴,需要发掘继承人将手艺继续发扬光大,真正把地方特色做足。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旅游纪念品版权的保护力度和对盗版的打击力度。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课在线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课在线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课在线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536696595,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学课在线网课试听.报名 >>学课在线智能题库.模拟做题 >>直播课程 >>录播课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昆明学历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3312528471 赖老师、钱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5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