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企业年金方案文本之日起( )内未提出异议的,企业年金方案即行生效。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答案:A
解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企业年金方案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企业年金方案即行生效。
2、下列关于劳务派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雇员是被派遣的劳动者
B、是一种组合劳动关系
C、本质是劳动力的雇佣和使用相统一
D、雇主是劳务派遣单位
答案:C
解析:劳务派遣的本质特征是雇用和使用相分离。
3、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不包括( )。
A、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
B、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C、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形式
D、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与违约责任
答案:A
解析: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包括:
1.工资协议的期限;
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
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5.工资支付办法;
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
4、政府在工资宏观调控方面的总原则不包括( )。
A、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B、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人均GDP的增长
C、在工资的调控上由总量控制向水平控制转变
D、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
答案:B
解析:政府在工资的宏观调控方面总的原则是实施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同时在工资的调控上由总量控制向水平控制转变。
5、制定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依据不包括( )。
A、就业状况
B、经济总量
C、物价水平
D、劳动力供求关系
答案:B
解析:工资指导价位在不同职业(工种)的价差,由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总量与结构关系等因素决定。同一职业(工种)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水平的高、中、低之分,是由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规模、企业经济类型以及不同层次的劳动者等因素决定的。不同地区工资指导价位的差异,除上述影响因素以外,还要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就业状况、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6、( )将工资水平直接与企业效益和员工的工作业绩相联系。
A、一岗一薪工资制
B、薪点工资制
C、一岗多薪工资制
D、提成工资制
答案:B
解析:岗位薪点工资制使工资分配直接与企业效益和员工的工作业绩相联系,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原则,符合市场取向的要求。
7、下列关于绩效工资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工作业绩为基础支付工资
B、注重团体绩效差异的确定
C、计件工资制是一种主要形式
D、提成制是一种典型形式
答案:B
解析:
(1)绩效工资是以员工的工作业绩为基础支付的工资
(2)注重个人绩效差异的评定。
(3)佣金制又称提成制,是主要用于营销人员的工资支付制度。它直接按照营销人员营销额的一定比例确定其工资报酬,是一种典型的绩效工资形式。
8、( )的工作方式是:确保成员将小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队中去,而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各自的常规工作中去。
A、平行团队
B、交叉团队
C、流程团队
D、项目团队
答案:A
解析:在设计平行团队的工资制度的结构时,企业应该确保成员将小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队中去,而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常规工作中去。
9、( )的工资结构比较适用于责、权、利明确的企业。
A、以绩效为导向
B、以行为为导向
C、以工作为导向
D、以技能为导向
答案:C
解析:以工作为导向的工资结构比较适用于各工作之间的责、权、利明确的企业。
10、工资水平对外具有竞争性的企业,其工资水平应比行业平均工资水平高( )。
A、5%
B、15%
C、50%
D、75%
答案:B
解析:竞争性原则指一般情况下,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应该比行业的平均水平高15%,这样既不会使企业的负担过重,又可以达到吸引、激励和保留员工的目的。
11、员工
培训的认知成果是( )的主要对象和内容。
A、学习评估
B、反应评估
C、结果评估
D、行为评估
答案:A
解析:员工培训的认知成果是学习评估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即衡量受训者从培训项目中学到了哪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12、( )更适用于调查面广,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调查。
A、访谈法
B、问卷调查法
C、观察法
D、电话调查法
答案:B
解析:问卷调查法更适用于调查面广、以封闭式问题为主的调查。
13、劳动定额法属于( )绩效考评方法。
A、品质导向型
B、结果导向型
C、行为导向型
D、综合型
答案:B
解析: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法、绩效标准法、短文法、直接指标法、成绩记录法和劳动定额法。
14、下列关于强迫选择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定量化考评方法
B、属于行为导向型的客观考评方法
C、可以用来考评特殊工作行为表现
D、属于行为导向型的主观考评方法
答案:D
解析:强迫选择法,亦称强制选择业绩法,它是一种行为导向型的客观考评方法。它不但可用来考评特殊工作行为表现,也可适用于企业更宽泛的不同类别人员的绩效描述与考评,是一种定量化考评方法。
15、在绩效评价中最常采用的评价方式是( )。
A、客户评价
B、自我评价
C、上级评价
D、同级评价
答案:C
解析:上级评价又称主管评价,即由各级主管对直接下属进行绩效评价。这是绩效评价中最常采用的方式。
16、( )在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劳动法律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答案:B
解析: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处于根本地位。
17、PDCA循环包括①执行;②处理;③检查;④计划。排序正确的是( )。
A、④①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PDCA循环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周而复始的循环。
18、( )是指当对一个人某些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A
解析:光环效应是是指当对一个人某些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
19、下列关于员工激励的说法,不正确是( )。
A、任何一种激励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B、对员工的激励不一定达到满意效果
C、员工对激励做出的反应需要一定时间
D、对员工的激励一定会产生直接反应
答案:D
解析:对员工的激励不一定会产生直接反应, 也可能产生间接反应。
20、对培训效果进行行为评估的方法不包括( )。
A、任务项目法
B、问卷调查法
C、笔试法
D、行为观察法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