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朋友说自己正在“戒微信”——主动退出了除工作必需外的群、取消关注了大部分公众号,连朋友圈也关闭了。“刚开始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不久就渐渐适应了。”这个朋友说,真有急事的人会打电话的。至于沟通交流、感情维系,他更愿意见面或者打电话,“不仅效果好,而且受益大、印象深”。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微信“瘦身”,让他重新找回了专心做事的充实感、成就感。“不再羡慕晒娃、晒美食、秀恩爱,也不再逼自己每天必须阅读哪几个公众号。”那个曾经三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的人,捡起了自己读书、跑步的爱好,过上了“抬头”生活。
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以几何级数增加的今天,这样的“退避三舍”,似乎有点逆潮流而动。只是,当“你需要一片树叶,网络给你一片森林”时,手机侵蚀到你工作、生活的每一刻,难免让人面对“信息过载”,有点小猫钓鱼一样的心猿意马、三心二意。
这个时候,我们或许有必要进行取舍,坦诚问问自己:哪些信息必须及时掌握?哪些问题需要立刻解决?哪些关系需要倾注情感?如果只是一味地获取而不加辨别,知识充其量不过是“知道”,社交也往往只是“浅尝辄止”。那些由知识而来的智慧和思考,那些由交往而来的理解和沟通,难免会被淹没在芜杂的信息之海中。而且频繁的低头,更可能耗费培养兴趣和爱好的宝贵时间,耽误了拓展思维深度和敏锐度的积累和训练。
很多信息看似重要,其实未必。你以为可以从中获得满足和充实,但很可能只是用不断地更新覆盖了旧的土层,打断了工作思路,占去了时间和精力,让你无法保持专注。而这样的专注,正是这个“充满中断的时代”中宝贵的稀缺资源:它不仅帮助我们倾听内心的声音,还能在一心一意中激发我们更强大的潜能。从专注力的角度看,能否在有限的时间中,对纷至沓来的信息进行“价值排序”,从而将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地方,正是判断一个人心智成熟度的标志。
传播学者霍华德·莱茵戈德认为,数字时代需要专注力、对信息批判性接收的能力等五种素养。假如这样的素养不能够在社会中得到传播,那么我们就会被“不良信息的汪洋大海淹没”。新媒体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生态,我们更需要学会的是如何与自己相处,控制内心的欲望,凝神聚气保持专注,让思维线条都能像金庸小说中的六脉神剑一样,不为外物所困扰,收放自如。
“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睁着双眼,却什么也看不见”。与其放任各种信息随时随地搅动情感,打扰生活,不如主动建立防御工事,为心灵安装过滤网,为思想设置“静默期”。佛典中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做不了专业精深的知识分子,也不做浅尝辄止的知道分子,做个认真工作、专心生活的识字分子,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