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能否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一直有不少人联名上书相关职能部门,呼吁尽早放开二孩生育政策。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70后群体已成为呼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主体,“随着年龄增大,生育能力减弱,再等上两三年,即便政策放开,我们也没法再生了”。面对这些声音,国家卫计委等部门表示:全面放开二孩暂无时间表,“尚未提上日程”。
是否应该全面放开二孩,是一个政策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当年,中国决定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前提,就是科学地研判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的必要性。新华社1980年公布的人口发展进程预报称,不实施计划生育,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不管具体数字如何,科学界当时对于控制人口数量的必要性,是有共识的。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政策也要不断调整。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并不是僵化地执行事实上的“独生子女制度”。目前放开单独二孩,就是对人口发展趋势的回应,这在客观上呼应了科学界对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判断。所以,究竟生育政策该不该继续放开,这一科学问题完全应该放到公开平台进行充分讨论。而且讨论者不能总是来自民间、来自学术界,形成“舆论场上热闹、现实中冷寂”的场面,决策部门也应加入到这场讨论之中。
用“暂无时间表”这样的表述来回应,是无法让公众得到满足的。不管全面放开二孩有无科学依据,既然民间呼声如此强烈,有关部门理应开展有关调研,并时刻向公众公开进程。在这个过程中,“鸵鸟心态”不足取,决策者不应总是搞“闭门会议”。毕竟,生育政策的制定并非国家机密,又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无论是否定还是延迟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公众原因,否则,“尚未提上日程”的说辞就成了一种敷衍。
用行政手段控制人口数量,尽管在实践中被证实积极有效,但是常常会因过程冗长,出台没有赶上时机,让执行效果打折扣。比如马寅初在提出“新人口论”时,如果他的建议得到重视,后来我国的人口形势或许也不会那么严峻。因此,政策实施一定要跟上有利的时机,一旦条件成熟,科学论证充分,就不应该拖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生育意愿有下降的趋势,如果等到现在尚有意愿生育二胎的人群过了生育年龄,年轻一代或许更不愿生二孩。
不得不承认,如今有强烈生育意愿的一部分民众,与生育政策主管部门存在诸多认识上的矛盾。前者容易从情感上思考问题,比如担心自己唯一的孩子过于孤独,担心未来没有人给自己养老;而后者应当摒弃部门利益观念,消除决策过程中的障碍环节,从更大格局思考未来人口政策的走向。要让双方达成共识,就应该拿科学来说话,用不偏不倚的数据展现事实。
过去我们常可以在农村看到“少生孩子多种树”的标语,现在网上有了调侃,说以后的标语会改成“多生孩子才能富”。当然,每一个人都希望不会出现这样荒诞的局面。我们理应告别靠口号治理国家的时代,更不愿意看到因为强行推行政策产生悲剧。如果遵循科学规律,政策就会变得温柔一点,执行的阻力也会小一些。一旦科学论证成熟,政策跟进刻不容缓。一代人的迟缓,可能给几代人带去麻烦;一代人把握住时机,几代人也可能因此受益。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