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报名通知 指南专业 自考课程 准考证.考务 成绩.动态 政策信息

2015届湖南高考生物三轮复习题(一)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答案:D

2.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理信息仅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

B.化学信息在种群内部传递

C.行为信息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

D.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答案:C

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功能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解析:由图示中的箭头可知,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乙、丙是消费者,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过量的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

答案:A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指的是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B.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C.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同时进行

D.物质循环特点是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而不是化合物的循环,故A错误;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故B正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故C正确;物质循环特点是循环往复、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故D正确。

答案:A

5.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

A.狼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

B.当日照达到一定长度时植物才能够开花

C.烟草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

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

答案:B

6.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解析:早期藻类大量繁殖,以藻类为食的水蚤数量随之增加,当水蚤数量增加到一定值时,藻类数量随之下降,这属于负反馈调节;后期由于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剧了污染,导致更多的水蚤死亡,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答案:B

7.当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河流自身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微生物分解等方法,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个事例说明(  )

A.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

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能量来源

D.生态系统具有大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解析:做题时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其能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进行自我调节。

答案:B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解析: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反之亦然。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都使生物多样性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导致其他杂草减少,结构变得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下降。

答案:B

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杀灭

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

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

解析: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A正确;B.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但不能直接杀灭有害动物,B错误;C.要提高黄麻产量应促进其营养生长而抑制其生殖生长,延长光照时间不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因此有利于提高产量,C正确;D.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把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成一个统一整体,D正确。

答案:B

10.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可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D.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些是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以来自无机环境,也可以来自生物群落,主要包括光、声、电、温度、湿度、磁力、机械振动等。

答案:A

11.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

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解析: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是解题关键。甲、丁分别表示生产者、分解者,乙、丙表示消费者。图中甲、乙、丙、丁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d分别表示乙、丙同化的能量,b表示生产者的呼吸量;缺少丁类生物,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乙同化的能量中有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只有少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答案:A

12.如图表示正常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受到干扰之前,曲线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在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越晚和幅度越小,说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C.S2所代表的面积越大,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D.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解析: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A正确;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偏离正常范围的时间越晚,幅度越小,B正确;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受到干扰后曲线回到正常范围的时间越短,曲线围成的面积S2越小,C错误;读图可知,S3所代表的面积越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D正确。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及①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为________营养级,B和D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B灭绝,则短期内丙中D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解析:(1)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成分,碳在甲和乙之间双向传递,所以甲乙为无机环境和生产者,而乙传递到丙,所以甲为无机环境,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碳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①过程为呼吸作用,其中能量流动的形式主要以热能散失。(2)A是以乙为食物的植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D均以A为食物,构成竞争关系,而D也以B为食物,所以B、D也存在捕食关系。若生物B灭绝,D获得的能量更多,所以短时间内D的数量增加。(3)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属于间接价值。

答案:(1)丁 有机物 热能散失

(2)第二 捕食和竞争 增加

(3)间接

14.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________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它们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就越高。

(2)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________与________的速率相同(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而导致这一平衡被打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参与过程⑦的主要生物类群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研究后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

(4)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能量的流动途径,则次级消费者粪便里的能量应归入________(填序号)来计算,一般情况下,②________③+⑤(填“>”“=”“<”)。

解析:准确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物质循环过程中涉及的生理活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据图可知,A为次级消费者,B为初级消费者,C为生产者,D为大气中的CO2库,E为分解者。对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答案:(1)A、B、C、E 抵抗力

(2)① ④ ⑤⑥⑦ 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3)取样器取样 (4)② >

15.招潮蟹是生活在海边的一种甲壳动物,每到繁殖季节,雄蟹就会挥动红色的大螯吸引雌蟹,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不同,如图为甲、乙两种招潮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招潮蟹的挥螯行为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信息。

(2)这种求偶行为的产生与体内分泌的________有直接关系。

(3)上述实例表明,生物种群的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4)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上述描述中涉及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可以知道,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和作用。招潮蟹的挥螯行为是一种求偶的行为信息,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绿色”属于物理信息,气味属于化学信息,行为特征属于行为信息,这些信息可在不同生物之间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持稳定。

答案:(1)行为

(2)性激素

(3)繁衍

(4)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种间 稳定


   >>学课在线网课试听.报名        >>学课在线智能题库.模拟做题       >>直播课程       >>录播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初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执业药师

中级会计师

二级建造师

护士资格证

注册会计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健康管理师

经济师考试

监理工程师

考研辅导课

银行从业

安全工程师

自考课程

基金从业

一级消防工程师

心理咨询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公共营养师

社会工作者

消防设施操作员

保育员

教师资格证

成人高考

育婴师

公务员培训

文职培训

英语四六级

计算机软考
养老护理员
税务师培训

房产经纪人
咨询工程师

其它课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昆明学历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3312528471 赖老师、钱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点击这里咨询我们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课在线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课在线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课在线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536696595,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