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报考指南 报名.动态 考试辅导 准考证.成绩 模拟试题 证书.注册

2015年时政热点:一位人民调解员眼中的“法治乡村”

“法治乡村”建设是依法治国的重要领域。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居委会主任杨慧芝,20多年来一直奋战在农村矛盾调解一线,对“法治乡村”现状有切身体会和深刻理解。在杨慧芝眼中,当下“法治乡村”建设有三大着力点。
搞好农村普法宣教须创新方式
  记者采访时恰逢新圩镇圩集,杨慧芝便带记者来到热闹的圩集,当地司法、公安、民政等十几个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集市上分发普法宣传单、小册子和纪念品。杨慧芝说,普法宣传教育是“法治乡村”建设的基础,目前这一块工作依然比较薄弱,必须加强。杨慧芝从调解过的上千起群众纠纷中,随口道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一起。
  2014年,黄塘村两户刘姓人家闹了起来。大刘家的母狗刚下过崽,脾气敏感暴躁。小刘路过其家门口,一不小心被母狗咬了一口,鲜血直流。为此,小刘多次上门讨说法、要赔偿。
  小刘说,狗咬人,狗主人赔钱,天经地义;大刘说,农村“狗不关,鸡不吊”,牲畜在外满地跑,小刘走路不抬头不挺胸,鬼鬼祟祟像小偷,狗眼本就看人低,咬了不关我的事。
  两家闹得不可开交,找到杨慧芝评理。杨慧芝找村委会、找退休干部、找当事人亲属,磨嘴皮,讲道理,最后大刘终于答应赔500元给小刘。
  杨慧芝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年来农民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不懂法、不遵法问题在农村仍然普遍存在,“狗咬人”这类纠纷经常发生,村里一些人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六五”普法,在农村普法方面投了不少钱,出台了不少规定,但效果有待加强,方式亟须改进。
璋塘村70岁的村民阮继珍告诉记者,年轻人外出务工了,村里只有老老小小。自己从不看上面发放的普法宣传资料,一是不认字、看不懂,二是年纪大、眼神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杨慧芝提交了一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建议,呼吁从根本上扭转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上面热、中间温、下面冷”的局面,强调法制宣传内容要坚持实用性,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手机等现代传媒。
  青原区司法局长欧阳春英对记者说,她很赞同杨慧芝的建议,目前区里正在探索把“新元素”引入农村普法。例如,在向村民发放宣传单的同时,一起发放印有法律知识图片的小扇子;鼓励农民剧团排演普法节目在各镇村巡回演出;开设手机客户端平台发送典型案例普法;推广农村“大喇叭”工程,通过与电信部门合作,使传统宣传方式与现代传播方式融合,均取得了较好的宣教效果。
  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补齐“短腿”
  杨慧芝年近6旬,擅长基层矛盾调解工作,总结出了“四心”“四法”传授推广,但法律知识不足和专业调解人员缺乏经常令她很苦恼,她向记者介绍了一起刚刚调解成功的纠纷。
  2015年初,田北村村民戴亨灿把一头公牛拴在自家门口,村民李文凤牵一头公牛路过戴家,两头牛架着牛角顶了起来。老戴和老李赶紧上前扯牛绳拉牛架,混乱中一不小心,老李自家的公牛一脚踩到了老李脚踝,把老李踩成了粉碎性骨折。
  老李治脚花了上万元,双方因为赔偿闹得不可开交,便找到了杨慧芝。“牛脚踩人脚”这事,可难倒了杨慧芝。她问了周围许多人都说不知咋办,她便跑到邻近的值夏镇法庭找到胡庭长,查阅了相关法律条文才弄清楚,动物打架伤人,双方都要负责。杨慧芝拿着法律条文来回做双方工作,最后老戴终于答应赔偿一半医药费,两家这才息事宁人,安心过年。
  回顾这些年的调解经历,杨慧芝深有感触地说:“基层小矛盾层出不穷,情况复杂,调解过程中经常遭遇法律难题。农村法律人才奇缺,人员队伍不稳,收入待遇较低,严重制约了‘法治乡村’发展进程。”
  杨慧芝说,以人民调解工作为例,作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一环,人民调解工作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化解了大量基层矛盾,对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功不可没。然而,人民调解员仍然属于义务工作,工作全凭个人热情,没有任何经费、人员、编制保障。
  在新圩镇,人民调解工作由村书记、村主任、治保主任等负责,没有专人专职,属于兼职工作。近年来,青原区率先在全省实行“以案定补”,调解一起纠纷补贴相关人员50元至150元不等,但平摊到个人,微不足道。区里每年都会组织人民调解员进行一两次培训,但队伍整体专业水平低,无法承担复杂的矛盾调解。
  新圩镇党委书记刘洁说,杨大姐是镇里的宝,帮助镇里化解了大量基层矛盾,每个镇要是都有两个“杨慧芝”,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就有可能了。在乡镇,人民调解员是一个极好的普法和维稳平台,应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定岗、定员、定经费。
  青原区一名叫李海军的律师对记者说:“现在涉及婚姻、打架、欠债、交通事故的法律咨询非常多,我经常接到村民来电。其实农村的法律需求非常大,应当大力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让更多专业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杨慧芝告诉记者,她现在名气大了,找她调解矛盾的人络绎不绝,连周边县市的人也经常跑过来,她比法官还累。她的最大心愿是政府出台制度保障,让基层涌现更多的“杨慧芝”,与她一起建设“法治乡村”的美好未来。
改善农村法治环境需综合施策
  在杨慧芝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洋田村。在这里她向记者讲述了去年村里发生的“青龙白虎”事件。73岁村民曾凡镗和36岁村民曾令怀是邻居,小曾打工赚了钱,准备在家盖栋新房,还设计好了阳台、飞檐。曾凡镗老两口找到小曾,说自家的房子在青龙方位,小曾的房子在白虎方位,按照农村“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宁让青龙高千尺,不让白虎强半分”,对方的房子比自家的高、比自家的宽,会断了自家的财路,所以小曾的新房不能盖。
  协商不成,老两口就阻挠小曾施工,经常推倒新砌的墙体,并以死相威胁,村干部调解多次,就是做不通老两口的工作。杨慧芝知情后,冒着高温酷暑,先后六次来到村里调解,最终老两口被杨慧芝的热心和耐心感动,放弃了当初的想法。
  翻阅“杨慧芝工作室”里的一宗宗案卷,记者发现,随着城镇化推进,农村新旧思想观念冲突加大,邻里婆媳吵架、村民争水争田这类旧矛盾逐渐减少,新型矛盾却不断增加。
  据一些基层干部介绍,当前农村计划生育、征地拆迁、交通事故赔偿、规划建房、乡村债务等方面矛盾高发。从杨慧芝近年来调处的大量矛盾纠纷看,有一半来自这些领域,需引起高度重视。
  刘洁认为,“法治乡村”建设要坚持“严格执法”和“人民调解”两条腿走路。当前,国家应该高度重视农村执法环境建设,对属于人民调解范围之外的违法行为应该进行有力打击,让缠访闹访、恶意投诉者受到严厉制裁。
  “在农村,在路边栽一棵樟树没人砍,栽一棵桂花树就很容易被破坏,这是因为村民认为樟树是聚龙气的树,不能砍。”青原区区委副书记邹卫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阐述她对“法治乡村”建设的理解。邹卫梅说,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要重视乡风民俗、乡规民约对法治建设的作用,使之与依法依规治理有机结合,这将会对基层矛盾化解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学课在线网课试听.报名        >>学课在线智能题库.模拟做题       >>直播课程       >>录播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初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执业药师

中级会计师

二级建造师

护士资格证

注册会计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健康管理师

经济师考试

监理工程师

考研辅导课

银行从业

安全工程师

自考课程

基金从业

一级消防工程师

心理咨询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公共营养师

社会工作者

消防设施操作员

保育员

教师资格证

成人高考

育婴师

公务员培训

文职培训

英语四六级

计算机软考
养老护理员
税务师培训

房产经纪人
咨询工程师

其它课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昆明学历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3312528471 赖老师、钱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点击这里咨询我们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课在线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课在线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课在线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536696595,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