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概括地讲,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我们每天都跟文化打交道,生活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成分共生的,呈现多种文化成分相融合的状态。中华文化更是如此。谈论中华文化,应认识到它其实是个大包容的概念。
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考古新发现和学术界对中华文化起源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华文化并非只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但二者具有不同特征。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由于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出海口通畅,长江文化已多少带有海洋文化的特征。或者至少可以认为,用内陆文化去描述长江文化是不全面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反映在文化思想方面,也呈现不同风格。《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在黄河流域;而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楚辞》,则产生在长江流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下游;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中游和下游。自古以来,黄河和长江这两河两源文化相互交融而又各自发展,哺育着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除了起源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儒、释、道三家并存,就是学术思想多元的体现。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此后一直是社会思想的主流,成为中华文化的大传统。但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华文化有着重要影响。他们后退一步,以“弱”态制衡“强”态,出发点和归宿都本诸自然,这与孔子、孟子思想有很大不同。如果说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所要面对和解决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所要面对和解决的则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为一体,以自然而然为旨归。除了儒、道两家的思想,佛教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也不能轻视。有一种说法叫“三教合一”,唐以后就有了,说的是儒、释、道三家不是互相排斥、水火不容的,而是相互吸收、合作互补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包容性。因为自汉以后,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流思想的位置,如果不是儒家的包容性,释、道两家不可能获得发展的空间。
中华文化的又一个特点是不排外,这也体现了它的包容性。儒学对佛学的态度,说明中华文化的大传统是不排外的,对来自远方的思想能够雍容接纳。在民间,即使是偏远地区、比较闭塞的地区,那里的民众也不排外。他们对异风异俗能够取一种尊重和欣赏的态度。与此相关联的是,中华文化不具有侵略性。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国力强盛,把王昭君送到北方塞外的边族,以结永好。唐朝是多元繁荣的盛世,又把一位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在最强大的时候,用和亲的方式与邻居建立敦睦友好关系,彰显中华文化与邻相处遵循的是以“和”为大道的思路。
不仅中华文化,其实“中华”也是个大包容的概念。只要了解中国历史,就能体会到这种包容性,就能更好地理解今天的中国。实际上,今天的世界同样是多元并存的世界,不可能有哪一个国家拥有一统全世界的能力。人类应该承认差别,保护与尊重多样性。在这方面,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显得弥足珍贵。人类的发展总归是存异求同的。《易经》说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道路、途径、方法、手段不必相同,终极目标常常不无共指。文化发展如此,其他方面也是如此,都应提倡包容。比如现代化,并非只有一种方式,同为现代化早发国家,美国的方式就与欧洲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亚洲国家的现代化方式又与欧美国家不尽相同。像中国这样的现代化后发国家,显然需要探索自己的方式。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