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加强针对“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国家旅游局发布三点旅游提示,希望游客坚决抵制“不合理低价游”,不得与经营者签订虚假合同,鼓励游客举报和监督相关行为。其中特别指出,游客与经营者签订虚假合同,不仅不能获得赔偿,还将受到处理。
这些年来,国内旅游业迅猛发展,各种旅游纠纷、诉讼也层出不穷。以零负团费为特征的“不合理低价游”,往往成为引发旅游纠纷的导火索。香港发生的内地游客因拒绝高价购物被殴致死,就是最新一起类似恶性事件。
旅游提示的发布,表明“不合理低价游”仍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旅游业健康发展。倘若法律执行有力,违法行为被有效遏制,何须三令五申?虽然《旅游法》明文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但各种低价团、零负团仍屡见不鲜。从这个角度来讲,旅游提示的发布,凸显了旅游监管与执法的尴尬处境。
监管与执法面临尴尬,除执法力量薄弱以及涉及多部门、多地区联动等问题,还和《旅游法》不够完善有关。如与“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有关的《旅游法》第35条,规范对象是旅行社而非游客。当初立法时可能考虑的是,“不合理低价游”损害的是游客的权益,却没有料到,有些游客为贪小便宜或受旅行社诱导,会和旅行社签订虚假合同。这也给旅游监管与执法造成被动。
旅游提示是基于《旅游法》等法规,对相关法律条款进行重申,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能超越现行法规。不过,虚假合同本身属于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双方若发生纠纷,游客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还可能为此担负法律责任。而如果旅行社存在以不合理低价揽客、强制购物等情节,则已违反相关法规。就此而论,国家旅游局可在现行法律框架下进行规范监督和处理。相关提示所指游客若签订虚假合同“还将受到处理”,应是旅游主管部门根据现行法律出台的行政规章。
值得强调的是,抵制零负团等“不合理低价游”,游客也该担负起责任。一方面,法律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揽客,游客也应自觉抵制;另一方面,事实证明,各种低价团、零负团正是引发旅游纠纷的根源之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远离旅游陷阱,游客就不能自己往火坑里跳。
作为旅游消费者,可以吐槽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也可以抱怨旅游行业乱象丛生,但作为有辨别是非能力的成年人和遵纪守法的公民,不能把所有问题都推给管理部门和社会,个体的觉醒也是抵制非法行为与社会乱象的重要力量。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