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与游客本无冤无仇,为何“做鬼也不会放”?原来是玉器售价的50%可以返给司机和导游。“不合理低价游”导致旅游纠纷频发甚至暴力冲突。内地游客在香港购物“嫌贵不买”,被围殴不治身亡。一名随团游客称,有人向他们说:“不买就不给车票”。
“影子”团友当“托儿”方法,是低价团的常用伎俩,以暴力相威胁强迫购物。低价旅行团其实就是忽悠团。无论是“青岛天价大虾”出现的“彪形大汉”,或者“丽江酒托”中的“神秘单身女子”,“托儿”的影子若隐若现,与导游狼狈为奸。
在拜金主义盛行一时的今天,不择手段捞钱的事层出不穷,想尽办法“省钱”的人也不少。尽管谁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最便宜的往往是最贵的,尽管常说相信天上掉馅饼之时、就是地上肯定会有陷井之时,但还是有众多人还是抱侥幸心理。常走夜路终遇鬼,这事早晚会发生,区别只是游客甲或游客乙,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
有人各打五十大板,把矛头也指向游客。有的说,“80元一天也敢去?贪小便宜吃大亏啊”,还有的说,“低价旅游是贪图小便宜者的陷阱,跌进这个陷阱的人固然可怜,却难以得到同情。谁让他们相信天上会掉馅饼来着?”
旅游的乱象,追根溯源还是行政监管不力。各种坑人事件频发,旅游主管部门难咨其责。国家旅游局提示,游客参与“不合理低价游”也将受到处理。即使明确了5种“不合理低价”行为,但消费者仍难以判断什么叫做不合理低价。专家表示,这则旅游提示不太严谨,消费者本身没有审查旅游成本的义务。
大量地下旅游公司为什么总能长期存在?游客大量投诉,甚至反复投诉,却始终没有解决。难道旅游监管部门不需要承担失察之责吗?主管部门对行业不加以引导与规范,只会乱象丛生。
都是各大型旅行社的头衔招摇撞骗,游客哪分得清哪个是正规的?信息不对称,游客如何识别什么是低价旅游团?游客是弱势群体,处理游客是何法律依据?什么事情都要消费者自己负责审查,要有关部门干什么?有评论说得好,如果实行“双罚制”,那不啻是把矛头对准了“人性的弱点”而放过了人性中的“恶意”。
严禁强制游客消费,凡强制者重罚,直至关店、取消营业资格,低价旅行自然无人组团。构建公平正义的旅游环境,“有关部门”不能只在收费的时候才出现。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