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家庭的宠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所有的家长对待孩子几乎是有求必应。疼爱孩子,原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孩子明知自己的要求超出了家庭的承受能力,却还要“任性”为之,恐怕是孩子缺乏“应有的教育”,以至于价值观念出现了裂痕。
最近云南的几张照片引爆网络舆论,一时之间网民的口水淹没了照片中的“孙子”。一个男孩要买iPhone手机,奶奶背着竹筐一路跟随。年迈的奶奶把钱放在袋子里再放在箩筐里,等孙子挑好手机再过去付钱。消息一出,立马炸开了锅。网民的锋芒几乎不约而同指向男孩。指责孙子的不肖,可恶至极;可怜奶奶的不幸,深表同情,更有各种责骂男孩的口诛笔伐之词。这只是我们看见的表面现象,更有必要做出深刻的反思。姑且不去深究这则消息是否另有“隐情”,类似的现象笔者相信一定存在。毕竟,这只是我们所处社会的一个缩影,却能给我们一些暗示。
无独有偶,此前类似的新闻我们已经深有感触。马来西亚一家商场内,妈妈为求女儿别买苹果iPhone手机,当众对女儿下跪,却遭其当众斥责。一个女学生和他父亲去买手机,女儿执意要买 iPhone手机,父亲虽然为其买下,脸上却始终没有一丝笑容。这几则消息其实如出一辙,却总能激起民愤,也一度掀起惊涛骇浪,网民的谴责与不满更是“欲罢不能”,矛头直指孩子的“任性”与无知。
毋庸置疑,孩子的任意妄为难辞其咎,但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孩子的责任,也不仅仅是孩子的悲哀。孩子追求美好的事物何罪之有?错就错在追逐美好的方式。而这种方式的养成与家庭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的耳濡目染不无关系。
诚然,社会的物质化氛围正在侵蚀着孩子的心灵,而他们要么养尊处优,呼风唤雨,要么留守在家,缺少爱与教育。在“唯我独尊”的环境中成长,更容易受到不良之风的影响。价值观念慢慢出现偏差,物质追求胜于精神追求,赶潮流图新鲜,只知道一味索取。缘于社会的浮躁,人情世故与传统美德都处在弱势之中,我们与其给孩子贴上“任性”与“可悲”的标签,不如说是这个社会无奈付出的沉痛代价。
一味责难孩子的不是,甚至言语之间带有人身攻击,充当网络暴力的打手,无益于社会的和谐。孩子的教育环境当是我们应该关切的问题,家庭教育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社会的导向是否在“阳光”的道路上?这些都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思考题。营造出一种“健康”的生活氛围,才是当务之急。否则,“任性”的孙子岂止这一个?付出的代价又何止是奶奶的一筐钱?等你口水都骂干了,真正糟糕的才刚刚开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