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大学生通过网贷消费“寅吃卯粮”后,如果家长无能力或不愿意代为还款,他们只得通过省吃俭用或打工还月供,甚至因还不起钱去偷去抢去诈骗,走上违法犯罪道路。(11月16日《京华时报》)
其实,网贷消费只是一种消费模式,其本身没有原罪。而大学生普遍为成年人,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权利自主参与消费行为,选择消费形式。在能力承受范围内,提前消费事后还款并没有什么不妥。另外,还款的压力能够促使大学生努力做兼职,多拿奖学金,有助于增强大学生们的独立意识、信用意识,也无可厚非。
然而,大学生有网贷消费的自由,不等于可以随意任性。一些大学生在网贷消费方面仍存在盲目性,缺乏必要的理性。网贷消费乱象的症结,在于大学生消费心理的不成熟。上了大学,手中有了可自主支配的生活费,却并不知道量入而出,甚至为了面子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赶潮”消费。网贷兴起以前,大学生“上半月撑死,下半月饿死”的现象就是明证。
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与其质疑大学生网贷消费,不如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在消费实践中学会花钱。学校可以开设有关消费和理财的课程,指导学生们合理消费,理性消费。老师和家长也要注意言传身教,带头不做“剁手族”,给学生们树立好榜样。
不容忽视的是,网贷可能在危害非理性消费的大学生。网络上的各类消费信贷平台,看中的是大学生们超前、开放的消费观念;看中的还有大学生们旺盛的消费需求——青春是不能辜负的,自己是不能亏待的,该买的还得买,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而大学生看中各类网络贷款业务的,无疑是网贷能为他们的超前消费、奢侈消费、隐瞒家长的非正当消费等,大开方便之门。
一些网贷业务要大学生提供家庭地址和父母联系方式,如果大学生不能按期还款,信贷平台会找到其父母为其买单,不仅会透支自己的前途和信用,而且还会透支父母的信用和收入。尤其是,网贷的低门槛背后往往是“高利息陷阱”。一些网贷业务号称“零首付”“无抵押”“免担保”,全程网上操作,网贷额度远高于学生信用卡额度,以此吸引爱网贷的大学生;却在暗中抬高贷款利息、违约罚金,并以各种名义收取服务费用。有的所谓“网贷”业务,还首先要求借款人先打手续费,借此实施诈骗。网贷的这种野蛮生长状态,更可能侵犯大学生的权益。
所以,大学生爱网贷,网贷却可能危害大学生,网贷或许是“天使”,同时也可能是“魔鬼”。对此,大学生要有清醒认识,不仅要提升责任意识、信用意识,理性网贷,理性消费,而且要学会“货比三家”,仔细辨析各个信贷平台的贷款金额、利息水平、违约赔偿等条款再做选择。另外,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网贷行业的规范和监管,防止其给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金融消费者带来误导,纵容非理性消费。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