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来,记者奔赴四省采访了100位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在他们的打工生涯中,均遭遇过欠薪,其中,有的欠薪长达10余年,索要无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50岁以上的农民工占17.1%,达到4684万;农民工人均被欠薪9511元,比上年增加1392元。(12月21日 澎湃新闻网)
与新生代农民工相比,高龄农民工更加弱势。一方面,年过五旬还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往往承受着沉重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高龄农民工通常只能从事一些相对轻松的体力劳动,从而导致收入下降。作为“弱者中的弱者”,“高龄农民工被欠薪”让我们见证了一个阶层或者一个群体脆弱、艰辛的生存生态。
高龄农民工追求一种“保守的稳定”,他们往往会跟随亲友、老乡等熟人一起进城务工。这样的“抱团取暖”,尽管让高龄农民工享受了诸多便利,也让他们的欠薪问题具有普遍性。每一个不良商家和包工头的背后,都有着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上百人 “钱袋空荡荡”。换言之,少数人的“荷包鼓鼓”,是以牺牲他人的合法权益为代价的。
一个旨在“让劳动更有价值、让劳动者更有尊严”的社会,农民工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和激励,本身就是劳动者权益的缺失。 当农民工基本的劳动报酬都得不到保障,他们适应城市、融入城市又从何说起?
农民工作为“漂泊的候鸟”,游走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地带。为了讨回欠薪,农民工千方百计地使出浑身解数——用哭穷、求情、耍狠乃至跳楼、拉横幅等进行表演性抗争,将个体遭遇公开化,从而“曲线维权”。在强弱关系失衡的格局下,农民工利用“弱者的武器”,只为了争取和捍卫劳动者最基本的合法权益。即使要到了欠薪,农民工也可能会遭遇暴打;这样的悲苦人生,让人痛心不已。
守卫公平正义,健全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农民工讨薪“撑腰”,需要公共部门有一种“等不及”、“伤不起”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只有将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农民工悲苦的人生才会多一些光亮和温暖,农民工才会少一些讨薪需求;即使讨薪,也不需要承受屈辱、矮化自己。
在农民工权利不断彰显的当下,讨薪的境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劳动者是否拥有足够尊严和安全感的一面镜子。实现农民工讨薪的制度化、规范化,固然需要在制度完善、漏洞修补上下功夫,也需要将“有”的东西落到实处,发挥好制度的应有效力,及时地为年终岁末的“讨薪季”保驾护航,让高龄农民工“开开心心回家过年”。说到底,他们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公平正义。(杨朝清)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