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与理性统一
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蕴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而理性则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情境及意境所凸现出的思想内涵。艺术作品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一方面,艺术作品表现为感性形式与理性内涵的统一;另一方面,艺术作品还表现为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
首先,艺术作品是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的辩证统一。这一点正是艺术区别于宗教、哲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确实,虽然艺术作品呈现给人们的,总是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感性特征,但是,在艺术作品的感性形式中又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例如,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代表作品《格尔尼卡》,这幅画把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熔于一炉,在这幅画中,毕加索调动了各种技法,运用了立体主义的变形和任意组合的手法,也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夸张、象征等造型手法,全画只用黑、自、灰三色,强调悲剧的气氛和复杂的象征。毕加索创作这幅画,是为了抗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这幅画中心形象是一匹受伤的马,正在发出痛苦的哀鸣,这是惨遭法西斯血腥屠杀的西班牙人民的象征,画面左上角一只正在狞笑的牛头,是兽行、残暴与黑暗的象征。此外,为了表现人民的苦难和法西斯的暴行,画面上还有被杀的战士手执断剑,有妇女抱着死去的孩子,还有各种象征的形象如一个头部,一只手臂把灯盏伸向前方,以及如像眼睛的太阳等等。毕加索在这幅画的感性形式中蕴藏着深刻的理性内容,它强烈地体现出画家鲜明的爱憎情感。据说,当德国法西斯占领巴黎之后一位德国军官在看到这幅画之后问毕加索,这是不是他画的,毕加索愤怒地回答道:“这是你们的作品!”
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除我们前面所论述的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的统一之外,又表现为艺术作品中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统一。关于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存在及作用,古今中外理论家、艺术家谈了不少,我们在前面也多有涉及,这里重点谈的是情感因素与理性精神的结合及互相作用。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造时,确实是饱含情感的,但这些情感因素决非随意发散,它不能脱离思想和理智而常常受理性的制约,在情感中包孕着理性,以理性驾驭情感,情、理交融中形成理趣。.使情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使艺术家个人的情感突破狭隘的范围升华为社会的、时代的、民族的乃至全人类的普遍感情。唐初四杰之一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尽朋友之间哀伤离别的情感,却又不是悲悲切切小儿女式的泣诉,而是在依依惜别的情感传递中,以理智的清醒开阔了友情的时空,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既有对深厚友情的难以割舍,又有对真挚情意的坚信不移,开朗、豁达的人生态度,使送别的感情由衷伤而腾跃到对理想化的人格美的祝福,而其中情感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也使这首小诗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艺术作品中情感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尽管在不同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并不一样,但却是一切艺术作品都不可缺少的要素。一方面,艺术中的情感往往是融汇了理解因素的情感,另一方面,艺术中的思想也必须寓于题材和形象之中,力求取得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