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卫医师 内科医师 外科医师 卫生资格 口腔医师 中医医师 医师实践 临床助理

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四级高频知识点(5)

岗位抽样能力要求

  在组织岗位调查时,可以根据被调查对象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选择以下具体的岗位调查方法:

  一、岗位写实

  岗位写实是指岗位调查者对被调查者的工作过程进行全面观察、记录和分析的信息采集方法。它是进行工作岗位调查的基本方法之_一。岗位写实的对象可以是员工,也可以是员工所操纵的设备;写实的范围,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一其具体步骤如下:

  (一)岗位写实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岗位写实的目的,确定岗位写实的对象。

  (1)确定写实人员,并明确其工作职责。

  (2)根据岗位写实的目的,确认写实的对象。

  例如,承担某种岗位工作的员工有先进、中间和落后之分,在调查同类工作岗位时,如果是为了总结先进工作经验,则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员工为对 象;如果是为了进行岗位分析,撰写工作说明书,或者是为了进行岗位再设计再改进,则应分别选择本类岗位先进、中间和落后的员工为写实对象,以便于掌握更系 统、更全面的岗位信息。

  2.进行初步岗位调查。

  为了有效地组织岗位写实,写实人员在正式写实之前,应当事先进行一次初步的岗位调查,了解写实对象的各种相关信息,掌握其工作地内外环境、工作 条件以及设备配置的情况,收集有关机械设备、工艺装备、工位器具、劳动组织、加工对象、工作布置、员工素质、技术等级、工种工龄等方面的信息。为了保证写 实资料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尽可能地消除观察过程中生产、经营、管理等因素的干扰。

  3.制定出写实工作计划,规定好具体的写实程序和步骤,设计出写实调查表,做好书写板、计时器等所需仪器的准备工作,明确规定划分工作事项的标准,以及各类工时消耗的代号、编码,以便于登记记录数据资料。

  4.培训写实人员,使其熟练掌握岗位写实的技术技巧。

  5.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要求向被调查者解释清楚,使其积极配合,全力协助写实人员完成信息的采集工作。

  (二)实地观察记录

  岗位写实一般应从上班开始,一直到下班结束。应将整个工作日的活动情况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来,以保证写实资料的完整性。在观察记录过程中,写实人 员要集中精力,在员工的配合下,按顺序判明每项活动的性质,简明扼要地加以记录,并注明每一事项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妞出现交叉性的作业活动项目,应在备注 栏注明交叉活动的内容

  (三)写实资料的整理汇总

  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应对岗位写实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具体步骤是:

  1.计算各活动事项的时间消耗。

  2.对所有观察事项进行分类,汇总计算出每一类工时的合计数。

  3.编制岗位写实的汇总表,在分析、研究各类工时消耗的基础上,计算出每类工时消耗占用全部工作时间及作业时间的比重劳动效率可能提高的程度

  清除非生产时间和非员工个人造成的停工时间M1=(Tfs+Ttgf)/Td=(24+25)÷419×100%≈11.7%

  清除员工造成的停工时间M2=(Ttgg+Tgxk实际-Tgxk标准)/Td=(12+19-15)419÷×100%≈3.8%

  劳动效率可能提高的程度:M1+M2=11.7%+3.8%=15.5%

  注:标准个人需要与休息竟放时间Tgxk=15工分。

  4.分析岗位工作的内外环境和条件,掌握关联工作活动的各种信息。

  5.根据岗位写实的结果,写出岗位综合分析的报告。

  二、作业测时

  作业测时也是进行工作岗位调查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测时前的准备

  1.根据测时的目的选择测时对象。测时对象确定后,调查人员要将测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向员工解释清楚,以便取得员工的配合,共同把测时工作做好。

  2.了解被测对象和加工作业方面的情况,如工种、技术等级、工龄、设备、工具、工作地布置、环境条件等。如果测时是为制定时间标准提供资料,则还需要在作业现场,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如工作地服务、技术服务、合理布置工作地等。

  3.根据实际情况,将工序划分为操作或操作组。,划分的原则是: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要分开;机动时间、手动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要分开。在划分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定时点,作为区分上下操作的界限,以保证每次观察记录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4.测时最好在上班1~2小时后,待生产稳定后进行。测时观察的次数,要根据生产类型、作业性质(机动、手动、机手并动)和工序延续时间的长短 来确定。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测时精确度要求高,观察次数要比单件小批生产类型多些;如果工序的延续时间长,每次测定结果出现的误差要相对小些,观察的 次数也可以少些。测时的观察次数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求得:

  在保证可靠性为95%的情况下,如观察值精确度在士5%时,公式为:

  在预测精确度控制在±10%时,公式为:

  式中:N——应观察的次数;

  n——预先试验性观察次数;

  x——预先观察的结果。

  (二)实地测时观察

  测时观察通常采取连续测时法,就是按操作顺序,连续记录每个操作的起止时间。也可以采取整体法,即反复记录全部操作的延续时间。如果工序中的延 续时间较短,不容易连续记录,也可以采用反复测时法,如第一次测定一、三、五项操作,第二次_测定二、四项操作,交替测定记录(参见表1—4)。在测时过 程中,调查人员应严格按照确定的“定时点”进行记录,如果出现中断或不正常的情况,应在测时表中注明。

  (三)测时资料的整理、分析

  1.根据测时记录,删去不正常的数值,以便求出在正常条件下操作的延续时间。

  2.计算有效的观察次数,求出每一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

  3.计算稳定系数,检验每一项操作平均延续时间的准确和可靠程度。稳定系数是测时数列(同一操作多次测定记录的时间值)中最大数值与最小

  数值的比值,即:

  稳定系数=测时数列中最大的数值/测时数列中最小的数值

  稳定系数越接近1,说明测时数列波动越小,比较可靠;相反,则说明数列波动越大,可靠性越小。稳定系数超过规定的限度,就需要重新测定

  4.由每个操作平均延续时间,计算出工序的作业时间,再经过工时评定,得到符合定额水平的时间值,作为制定时间定额的依据。

  三、岗位抽样

  (一)岗位抽样的步骤

  1.明确调查目的

  进行岗位工作抽样,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有了调查目的才能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确定岗位抽样所应达到的可靠程度和精确度。一般来说,岗位抽样的可靠度取95%,精确度±5%~±10%,即可满足需要。

  2.作业活动分类

  对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作适当的分类,以便正确地进行观测记录和事后的汇总整理、统计分析。在调查员工的工作活动情况时,一般按其工时消耗的性质分类;在调查设备开动状况时,一般按设备停机的原因分类。为了统÷口径,防止混淆,可编出抽样项日分类表(参见表1-6)。

  表1-6工作抽样分类表

  工作名称代号说明实例

  1.整理办公桌

  工作准备G.z在上班后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2.检查办公设备,打开计算机

  3.查阅交接班工作记录,

  借用计算机、复印传真机以及通1.在计算机前进行操作实际工作S.C讯工具,与公司上级主管和客户进2.复印工作计划、文件行业务联系,给下级布置工作3.通过电话、传真机联系业务闻谈X.T员工中止了工作,与他人闲谈2.用电话与朋友闲谈1.与本组的同事聊天

  1.关闭电源

  工作收尾G.S在下班前所进行的收尾2.交还钥匙

  3.文件存档

  3.确定观测次数

  观测次数就是岗位抽样的样本数。抽取样本的数目越少,所得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就越低,对总体的代表性也就越差;反之则不同。根据统计学中二项分布标准差σ的计算公式,当抽样的可靠性为95%时,有如下结果:

  因此,观测次数的计算公式,可按上式导出:

  式中:N——观测次数;

  S——相对误差(±)

  P——调查事项发生率或不发生率的预测估算值。

  经过多次反复的实验证明,要掌握员工工作活动的一般情况,需要观测1000~2000次,如果要精确测定设备停机率或工时利用率,需要测定 3000~5000次。为了精确制定出时间定额标准,需要观测5000~10000次。为了减少岗位抽样的工作量,可按上述概率标准确定观测次数。

  4.确定观测的时刻

  观测时刻选择得是否适当,、关系到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观测时刻的确定必须遵守随机的原则。

  确定观测时刻时可借助于随机数字表、随机时刻表等工具,采用单纯随机时间间隔、等时间间隔、分层抽样、区域抽样等方式。

  观测时刻的总时限,应根据观测目的和观测对象的工作周期来规定。例如,(1)工作周期等于或小于一个工作日时,根据工作抽查的目的,观测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如观测次数很多时,可分数日完成。

  (2)工作周期在3~4天或4天以上时,如观测次数较少,可在工作周期内完成总观测;如观测次数较多时,可以将工作周期的倍数作为观测的总期 限。(3)工作周期虽在一个工作日内,但到月底(或3个月、6个月的月底)常有例外工作事项出现,可采用分层观测法。例如每月20个工作日中,每月底有5 个工作日出现例外工作事项时,假定观测次数为400次,则各层抽查次数应分别为:

  A.平时观测次数:400÷20×15=300(次)

  B.例外观测次数:400÷20×5=100(次)

  工作周期无规则时,需要在相当长的总观测期限内完成抽样调查。

  5.现场观测

  观测人员在开始观测前,应预先根据机器设备配置或现场布置的平面图,确定出最佳的观测巡回路线和观测点(如图1—12所示)。图中带箭头的直线代表巡回路线,带交叉线的圆圈代表各观测点。

  进行工作抽样时不需使用秒表或其他计时工具,当观测人员沿巡回路线到达规定的观测位置时,应像拍照一样,将一瞬间观察到的工作内容,记录到预先设计好的调查表格中。至于调查的对象在-瞬间之前或之后从事什么活动不必去管。

  6.检验抽样数据

  完成全部观测以后,需检验全部抽样的结果。检验的方法是:根据抽样的数据,先计算出所调查的主要事项发生率,然后分别计算出上、下控制界限:

  式中:n——每天观测的次数

  ——总平均发生率(某事项)。

  例如,某个公司人事部连续10天,每天进行100人次的岗位抽样,结果是办公室人员在工作班内利用电话聊天事件的发生率为10%,则其上下控制限分别是:

  根据每天观测的结果,按日期计算出每天的实际发生率,如果有超过上、下控制界限的数据,应予以删去。

  此外,还应检查抽样结果的精确程度是否达到了预定的要求,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S——相对误差(±);

  p——删去异常数据后总平均发生率;

  N——删去异常数据后的总观察次数。

  通过计算,如果相对误差S没达到预先规定的要求,超过了规定的范围,应再追加观测次数,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7.评价最后抽样结果

  计算出所有分类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以后,应结合观察到的现场情况,做出必要的分析评价和说明,以便采取措施,改进工作程序和方法。

  (二)岗位抽样应用举例

  1.用于调查工作班内各类工作活动的内容和比率,为制定定岗定员定额提供依据。

  表1—7是对某公司甲班工作时间内各类工作活动抽样的结果。本表格可以作为一天巡回登记表,也可以作为若干天巡回登记表。当按预定的次数观测完 毕后,可将全部结果汇总在表中,计算出各类工作活动事项的比率,为进行岗位分析,研究各种活动的构成,确定定岗定员定额标准提供依据。

  表1—7抽样调查记录表一

  序号活动事项记录次数P(%)

  1加工工件—1220

  2检验—712

  3正常休息—58.3

  4闲谈—46.6

  ……………

  13收拾工具—712

  14交接班—23.3

  合计——60100

  2.用于观察单一工作活动,为进行岗位分析.,确定工作任务定额提供依据。

  例如,某电器销售公司营运部库管员需要经常填写人库单据,现要对其填写单据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提出处理单据的时间定额标准。

  首先,应当选择好观测的对象,并将其工作分解为几个具体的工作事项,采用不等间隔随机地进行瞬间观测。结果发现在lOO小时内处理了500份单据,总观察次数为1000次;对工作活动进行必要的评定,其结果参见

  表1—8。

  表1—8抽样调童记录表二

  观察次数工作内容评定系数折合次数

  300填写单据0.70300×0.70

  200查询1.15200×1.15

  100削铅笔0.65100×0.65

  200分类存档人账1.05200×1.05

  200无事闻谈——

  合计——715

  为了求出处理单据的标准时间,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计算出填单据实际耗用的时间

  Tg=Tcn/N=100×(300+200+100+200)÷1000=80(工时)

  式中:Tg——实际耗用工时;

  Tc——总的工作时间;

  n——观测中与填写单据有关的观测次数;

  N——总观测次数。

  (2)计算总的平均工作效率

  Px=H/n=715÷(300+200+100+200)≈0.89或89%

  式中:Px——总的平均工作效率;

  H——评定后折合韵工作次数;

  n——评定前观察的工作次数;

  (3)计算出总的正常工作时间

  Tzh=TgPx=80×0.89=71.2(工时)

  式中:Tzh——总的正常工作时间

  (4)计算出处理每份单据的正常工作时间

  Td=Tzh/Dc=71.2÷500=0.1424(工时/份)

  式中;Td——处理每份单据的正常工作时间;

  Dc——已处理完毕的单据总数。

  (5)赋予宽放时间,最后求出标准时间

  由于本项工作完全是手工操作,故时间宽放率为20%(K=0.2)

  Tb=Td/(1-K)-0.1424÷(1-0.2)

  =0.178(工时/份)或者10.68(工分/份)

  式中:Tb——处理每份单据的标准时间;

  K——时间宽放率。

  最后,根据岗位抽样的结果,可制定出处理单据的标准时间为10.68工分/份。

  四、工作岗位调查的其他方法

  1.技术会议法。亦称专家讨论法,是指召开由对被调查岗位有深入了解和研究的专家(包括技术设计、工艺施工、一线主管以及具有本岗位长期实践经 验的操作者)参加的专题讨论会,请与会者围绕岗位调查项目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深入讨论,取得专家共识,以获得岗位信息的一种方法。

  2.结构调查表。即根据岗位调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预先设计出结构完整、项目齐全的岗位调查表,由被调查岗位的员工及其他相关人员填写,最后通过对调查表的整理汇总,采集岗位信息的方法。

  3.日志法。即由操作者对其一天或连续几天内工作活动的情况进行登记记录的信息采集方法。操作者所使用的“日志”没有固定的格式,但一般应包 括:本岗位各种具体活动的事项,每项活动所耗费的时间,涉及的人员、物品、器件等。日志的登记必须当日完成,不能在第二天以后再补记。

  4.关键事件法。即由岗位调查者对承担本岗位工作的操作者的劳动行为进行观察,将其“最好”和“最差”(或者“有效”和“无效”)的行为进行登 记记录的方法。采用本方法可以延续一段时间,通过反复比较,以掌握本岗位的关键信息。采用关键事件法,有助于鉴别出本岗位工作的中心内容和重要项目。

  5.设计信息法。即在调查岗位过程中,根据岗位原有的设计文件、蓝图和设计参数,对人一机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掌握劳动者与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之间的配置关系,采集相关信息的方法。通过该方法,不但有助于掌握现有人一机总体系统的性质和特征,也有利于对岗位进行再设计、再改进。

  6.活动记录法。即采用现代数字工具,如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记录岗位相关信息的方法。采用本方法采集的信息真实可靠,但投入费用很高。

  7.档案资料法。即查阅现存的各秤与岗位活动有关的档案资料,采集相关信息的方法。例如,员工岗位操作训练的记录、生产中安全事故的记录、设备故障率的记录、班组工时统计记录、员工劳动纪律执行情况的记录、员工定员定额完成程度的统计等。



   >>学课在线网课试听.报名        >>学课在线智能题库.模拟做题       >>直播课程       >>录播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初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执业药师

中级会计师

二级建造师

护士资格证

注册会计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健康管理师

经济师考试

监理工程师

考研辅导课

银行从业

安全工程师

自考课程

基金从业

一级消防工程师

心理咨询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公共营养师

社会工作者

消防设施操作员

保育员

教师资格证

成人高考

育婴师

公务员培训

文职培训

英语四六级

计算机软考
养老护理员
税务师培训

房产经纪人
咨询工程师

其它课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昆明学历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3312528471 赖老师、钱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点击这里咨询我们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课在线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课在线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课在线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536696595,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