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除了备受关注的“空巢老人”之外,“空巢青年”一词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与“空巢老人”的被动空巢不同,“空巢青年”大多是指主动选择独居并且单身的年轻人,他们远离家乡,在大城市打拼,还大都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有人这样形容“空巢青年”的生存状态,水果一次只买三四个,买多了怕吃不了;下班回空荡荡的家,心中泛起一丝失落;因家里没人只要将快递邮寄到单位等等。当然生活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他们不是没想过逃离“北上广”,回到老家过优渥闲适的生活,但对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的憧憬和大展拳脚的志向让他们扎根于城市。他们可以一个人逛街,一个人郊游,一个人吃火锅,一个人去KTV,一个人过生日甚至一个人搬家。在外人看来,这样的日子可能孤单可怜透了,可是他们却觉得比起在一堆热闹喧嚣的包围中迎合大众,还是按自己的想法过比较幸福。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深刻和走心的交流,能在热闹的人群里完成,因为人在人群中最容易丢失自己。
【命题预测】
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且独自租房的的年轻人。对于社会上的这一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要点】
原因:1.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人口迁移而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工资待遇好,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只能离家外出打拼。年轻人仍处于生活的过渡期,且其父母也大多不愿意离开老家去大城市生活,由此造成了这些青年的“空巢”状态。2.现代职场的岗位设定与工作性质,决定了传统意义上“宿舍群居”的集体生活不再适用。就业者被分割成原子化个体,分散在广阔的社会空间内再自发聚合;性别比失衡以及两性社会角色的变化,在根本上加剧了大城市的单身问题。3.随着人们对生活方式安排的“不满”渐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非家庭”式的生活方式,独居开始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自觉自愿选择。
危害:1.“空巢”的生活状态实现了人性的自我禁锢,当人把自己置于“自设的圈子”中而不能自拔,压力和焦虑无以得到释放,人与人之间缺乏正常的交流甚至起码的信任,罹患精神疾患就无以幸免。2.“空巢青年”普遍比普通青年感觉到更孤独。没有人与他们说话,自己也不愿意找人沟通,把一切都埋在内心深处,无论是欢乐还是痛苦,既无法及时得到分享,也无法有效进行交流与沟通。
对策:1.不要刻板地把“空巢”或单身分成好还是不好,要根据个人状况、现实条件,以及心理、生理的特点进行判断和分析。2.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精神家园的建设,需要人生境界的升华。重视人的精神家园,既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会和谐幸福之基。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5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