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单证员 跟单员 报关员 其他外贸

2021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经典习题及答案十

 【例题·单选题】2015年12月20日,甲公司以每股4元的价格从股票市场购入100万股乙公司普通股股票,将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乙公司普通股股票的公允价值为每股6元,不考虑其他因素,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业务应确认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 )万元。

  A.0

  B.600

  C.400

  D.2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015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600万元,计税基础为400万元,所以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其计税基础为零的是( )。

  A.因欠税产生的应交税款滞纳金

  B.因购入存货形成的应付账款

  C.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

  D.为职工计提的应付养老保险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以后期间可以税前列支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为负债账面价值减去以后可以税前列支的金额。选项C,企业因保修费用确认的预计负债,税法允许在以后实际发生时税前列支,即该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其账面价值-税前列支的金额=0。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资产和负债中,因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有( )。

  A.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B.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

  C.已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D.因违反税法规定应缴纳但尚未缴纳的滞纳金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选项A,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上不计提摊销,但税法规定会按一定方法进行摊销,会形成暂时性差异;选项B,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发生实质性损失之前税法不承认,因此不允许税前扣除,会形成暂时性差异;选项C,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税法上也不承认,会形成暂时性差异;选项D,因违反税法规定应缴纳但尚未缴纳的滞纳金是企业的负债,税法不允许扣除,是永久性差异,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

  A.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资产

  B.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负债

  C.超过税法扣除标准的业务宣传费

  D.按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选项C,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选项D,在会计处理上,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关于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总额法下收到的自然灾害补贴款应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B.净额法下收到的人才引进奖励金应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C.收到的用于未来购买环保设备的补贴款应确认为递延收益

  D.收到的即征即退增值税应确认为其他收益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净额法下,收到的人才引进奖励金应确认为日常活动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已发生的成本费用的,直接冲减管理费用等,用于以后期间将发生的人才引进费用的,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以后期间进行摊销。选项D,对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即征即退只能采用总额法进行会计处理,收到时确认为其他收益。

  【例题·单选题】2×17年12月7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600万元购入一台生产设备并立刻投入使用,该设备取得时的成本与计税基础一致,2×18年度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费200万元,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额为120万元,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为460万元,不考虑增值税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项固定资产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 )。

  A.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

  B.应纳税暂时性差异60万元

  C.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40万元

  D.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2×18年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600-200=400(万元),计税基础=600-120=480(万元),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万元。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为动漫软件开发企业,其增值税享受即征即退政策。2018年12月,甲公司收到当地税务部门即征即退方式返还的2018年度增值税款4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实际收到返还的增值税款时,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B.应计入递延收益

  C.应冲减管理费用

  D.应计入其他收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收到即征即退方式返还的增值税,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并且是用于补偿已发生的支出,因此应于收到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收益);即征即退的增值税等特殊情况,只能采用总额法,并且该事项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因此选项ABC均不正确。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净额法下企业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退回时,应当调整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

  B.总额法下企业提前处置使用不需退回的政府补助购建的固定资产,尚未摊销完毕的递延收益应当转入当期损益

  C.净额法下企业在购入相关资产时,应将原已收到并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冲减所购资产账面价值

  D.总额法下,企业收到政府补助时确认递延收益,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转入损益

  『正确答案』ABCD

  【例题·判断题】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日形成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

  『正确答案』错

  『答案解析』合并商誉在初始确认时所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免税合并的情况下,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商誉初始确认时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B.与损益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计入所得税费用

  C.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超过一年的,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现值进行计量

  D.递延所得税负债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量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商誉初始确认时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不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选项C,无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如何,递延所得税负债都不要求折现。

  【例题·判断题】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收到时应先计入递延收益。

  【例题·判断题】企业收到政府无偿划拨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当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

  【例题·判断题】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公允价值不能合理确定的,企业应以名义金额对其进行计量,并计入当期损益。(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公允价值不能合理确定的,企业应以名义金额对其进行计量,对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计入当期损益。


   >>学课在线网课试听.报名        >>学课在线智能题库.模拟做题       >>直播课程       >>录播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初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执业药师

中级会计师

二级建造师

护士资格证

注册会计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健康管理师

经济师考试

监理工程师

考研辅导课

银行从业

安全工程师

自考课程

基金从业

一级消防工程师

心理咨询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公共营养师

社会工作者

消防设施操作员

保育员

教师资格证

成人高考

育婴师

公务员培训

文职培训

英语四六级

计算机软考
养老护理员
税务师培训

房产经纪人
咨询工程师

其它课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昆明学历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3312528471 赖老师、钱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点击这里咨询我们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课在线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课在线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课在线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536696595,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