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逐步凸显,许云鹤案、小悦悦事件等都在拷问我们的社会道德,然而杨善洲、陈贤妹等优秀人物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道德。请你谈一谈对于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看法。
【要点提示】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些革命性的思想解放和制度创新,既对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产生了剧烈的冲击,也催生了与时代的发展进步相适应的新道德观念和新道德规范。道德建设要做好固然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核心弘扬,需要广大领导干部的躬身垂范,需要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自觉,更需要有良好的制度做保障。
【参考答案】
近段时间以来,关于“社会道德建设”的话题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一方面,“老人倒了无人扶”、“带着摄像头才敢做好事”等冰冷的现实问题使人们对如何行善心存疑虑;一方面,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中国社会道德生态正遭遇“双重门”。
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文明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公民的社会操守和职业规范。然而,一边是“好人难做”,一边是无怨无悔的践行社会道德,这样冰火两重天的对比,我认为产生的原因有两个因素:从个体层面来说,就目前的情势而言,诸多不公正现象的发生,让人们缺乏做好事的勇气,没人愿意承受“好人没好报”的恶果;从社会层面来说,制度保障的欠缺使道德频遭“风吹雨打”。有德者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失德者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长此以往,只会让人们“心安理得”于自己在危难面前的不作为。
道德建设亟待制度呵护。只有用制度筑起道德建设的“防风墙”,才能让行善的火炬不熄,让为恶的习气难入。这其中涉及到多个层面:加快立法,奖善惩恶,凭借法律的威慑力让道德走得更远、更顺畅;加强“诚信工程”建设,确立各社会阶层的道德规范制度;大力推行道德教育,重建社会信任,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进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须将个体选择与社会保障完美结合,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做出符合道德原则的决定。只有打破道德“双重门”,用“最美”的清泉荡涤蒙尘的道德,才能让道德之光充盈我们前行的路。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