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员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购买豪车、名表,会不会受到党纪处分?中央纪委副书记张军18日在接受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访谈时明确表示,这些人的行为,明显超出了当地正常生活消费水平,也破坏了群众心目中党员应当是社会主义新风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践行者的良好形象。对这样处理私生活的党员,党组织不能不管、不能不予过问。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似乎流行一道难题:用公权、动公款玩享乐主义,这固然是要“零容忍”的事。那么,不贪不占,不腐不乱,拿自己的钱,过过奢靡之瘾,这也该管吗?中央纪委的表态,旗帜鲜明地给出了答案:不能不管,不能不问。
这里其实是两层意思:通过合法劳动,党员干部当然可以富起来。自己挣的钱,怎么消费,也是个人自由。但另一方面,作为党员干部,政治觉悟与思想意识不能躲到群众的后头去。因此,钱是你的,“怎么花”还得考量身份与影响,还得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毕竟,入党的铮铮誓言也好,为官的拳拳之心也罢,都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在一个“频道”上。
于法来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而现实生活中,奢靡与享乐早就悖逆了党章要求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义务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尚俭戒奢”的要求。一身土豪气,满屋铜臭味,还怎么带领群众同心同德往前走?
于情而言,身处公民社会,就算没有政治身份之虑,也当切记“钱是你的,资源是大家的”理念。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获得财富的路上,步子走得越远越正,越会对世界与自然产生敬畏与悲悯之心。至于有钱了反倒更勤俭素朴的例子,古往今来不胜枚举。这是个人修养,是更低标准的“公民精神”。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当有更高远的价值追寻。
没错,谁都希望日子过得好一点,但党员干部如果把心思和精力都花在“过好个人的小日子”上,其工作效能与情怀坚守,恐怕就成了大大的问题。党员干部要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但不管到任何时候,“尚俭戒奢”都当成为鼓舞并引领社会风尚的道德操守。
奢靡就是奢靡,与“花谁的钱”并无干系。党员干部享乐在前,组织自然不能视而不见,因为“有钱不能任性”,更因为党纪严于国法。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