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报名通知 报考指南 考试培训 准考证.证书 成绩查询 模拟试题 政策资讯 会计实操 继续教育

时政热点: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脏了谁?

12月24日早晨,我在看完中央电视台“2016春运人数可能达到29亿人次以上”的报道,再去浏览东湖评论网页时,发现一则微评话题“地铁吐痰引发的‘网络暴力’该休否”,于是引发了自己不少的感慨。至于“人肉搜索,擅自公布他的个人信息,这样做是否合适”,本文暂且不论,那是下篇文字的话题,在此仅仅谈论一下“始作俑者”的随地吐痰。

报载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曾向社会公开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仓禀实而知礼节,文明程度的提高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可是30多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并没有带来文明素质的同步提高。一些媒体把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等归纳为国内游客的“通病”。美国媒体认为,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针对出国人员的文明行为准则,这种做法相当罕见。英国《泰晤士报》曾以“中国人不要吐痰、喧哗、抽烟和蹲着”为题发表文章,进行指责。

据悉,中国公民出境游十大陋习榜公布,其中第一条就是“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留脏迹”。周星驰的电影《少林足球》中就有这样一个镜头:穷困潦倒的吴孟达内急之下,随便找了个小胡同便松开裤子。正当他酣畅淋漓之际,旁边一个妇女走过瞅了个正着。只要稍微留意,在生活当中就可以看到好多场所其实都印着斑斑痰迹和尿痕。中国有个特色,就是很多冷僻之处的墙上一般都会贴上“不可随处小便”之类的条幅,有些警示标语简直就是恶毒的漫骂,让人羞于出口。但是,很少有人看到“不可随处吐痰”的温馨提示。可见人们对于“随处吐痰”之类恶习并非深恶痛绝。有人为那些不文明的行为编了顺口溜:只要不乱看,处处能方便。只要不害臊,处处能撒尿。只要不寒碜,处处能吐痰......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随着中国公民旅游人数的迅速增长,一些公民在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中国游客在出国游中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不排队、不良的卫生习惯等三大陋习,正使国外一些高端酒店把中国团队列入不受欢迎的游客。公共场所随地吐痰,这种陋习早已成为众矢之的。无论在全球,还是中国本土的旅游景区,诸如“请不要随地吐痰”、“请不要大声喧哗”的警示标语都用中文书写。因为,绝大多数外国人都不会这样做。

那些从未来过中国的美国人第一次看到北京时都会大吃一惊,因为中国人爱在街上随地吐痰。有的学者认为,“随地吐痰实际上是一种病,是生长在国民性深处的一个痼疾”,“国民性深处的这个痼疾,实际上具有对公共意识的腐蚀力,其中照出一个不合格的公民形象”,可谓一针见血。如果从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批判那时国民“随地吐痰,任意放屁”的话,到现在算来,在中国这种陋习至少也有百年历史。

东湖社区报道,今年10月17日,有网友报料称,上海地铁8号线上一名戴眼镜的男子在车厢内随地吐痰,在被乘客指责后,不但不知悔改,还不断用污言秽语咒骂其他乘客,并不顾及坐在他身边的老人和小孩。该男子的言行激起众怒,最终被一名壮汉出手教训。我们一直倡导爱卫生、讲文明,公共场所大都贴有请勿随地吐痰的警示,可是为何这一行为却又屡禁不止呢?

看来,随地吐痰的确是个痼疾,是个顽症,不下猛药,不用“中西”结合的疗法,难以奏效。为了根治这一陋习,北京、上海、石家庄等大中城市,实行了公共场所随地吐痰的重罚规定。武汉市政府也出台了一个试行规定,随地吐痰罚款最低标准已由过去的5元,提高到20元。城管人员发现有人随地吐一口痰,不仅让吐痰者自己清理干净,还要处以罚款,真个让他脸红心疼!

古人说:“人之所以为贵者,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者,以其有信有义。”礼,表现在人的行为举止上。不注意行为举止的人,要付出多少代价呢?一家输液管厂的厂长,与美方代表经过几天艰难的谈判,终于达成协议,次日将正式签订合资生产一次性输液管的合同。厂长邀请美方代表约瑟参观车间。走在整洁宽敞、设备先进的车间,约瑟对合作前景非常乐观。忽然,厂长急步走到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底擦了一下。见此情景,约瑟转身就走,最终合同没有签成。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管朝代如何更替,礼仪教育始终占据着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荀子更是把礼仪提高到了事关国家安宁的高度,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历朝历代围绕礼仪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的理论体系。可惜的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文明礼仪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光大,相反,甚至出现了全社会的礼仪失范,道德水准大幅度下降。“礼仪之邦”都吐不好一口痰,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我们长期缺失礼仪教育收获的一枚苦果。

一种陋习的形成,具有多种因素。破除,同样必须施以综合治理。如果我们一味光讲国人素质低下,混沌未开,没文化,少品位,只为自己,不顾他人,恐怕是难以达到根除目的。就拿吐痰来讲,不管何人,公共场所吐痰毫无疑问都是违背社会公德,不仅侵害他人,而且是对自我人格的一种贬损,理应受到批评乃至处罚。然而,我们不能只是批评、罚款了事,而应深究一下造成吐痰的多个方面原因,予以综合治理,方能见到成效。

比如,我们国家的内陆城市,缺少树木,川流不息的汽车排出的烟尘废气,形成浓重难散的雾霾。再之,冬春两季干燥少雨,大量微尘飘浮在空间,被人呼入肺中,必然生痰。树木,城市最好的“除尘器”。据说,在欧美的发达国家街道上走一遭,皮鞋几乎不见尘土。原因之一就是人家的城市当中遍布树木、草地,多种树,遍植草,这种百利而无一害的善事,我们何乐不为?此乃其一。

比如,烟草行业一方面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一方面有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对矛盾由来已久,恐怕还将持续下去。抽烟、咳痰有着正比关系。我们应该为了全民的身体健康,舍利取义,广泛宣传不要抽烟。此乃其二。比如,国人饮食用盐较多,缺少清淡,也是人们多痰的原因之一。良好的饮食文化不可忽视,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每餐必吃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梨子等等,值得我们效尤。此乃其三。

记得SARS时期,政府部门采取了非常严厉的措施限制随地吐痰,但是为什么在那场令人恐惧的灾难高峰期过后,这个恶习又卷土重来呢?大概现在的流行疾病已与随地吐痰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对此不知我们应该庆幸,还是应该悲哀。在一位阿拉伯作家写于九世纪中叶到十世纪初的《中国印度见闻录》一书中,有一条明白无误地写着:“中国人不讲卫生。”知耻近乎勇,很有见地,亦有分寸。

随地吐痰脏了什么?我以为是不仅脏了你我,更是脏了泱泱中华的脸面。知耻而不改,只能是“近乎”,知耻而改,方为真勇。随着中国公民出游人数的迅速增长,文明旅游将越来越引起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文明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人,要吐好嘴里的那口痰,可能还须假以时日。有人写过《丑陋的中国人》一书,所有国人统统冠之“丑陋”固然不对,但是国人不拘小节的痼疾,确应革而除之。北京大学钮文异还为“随地吐痰”编过顺口溜:痰本肺之污,含菌带病毒;有痰要排除,不可随地吐;多种传染病,随痰会散布;结核与非典,染上受病苦;害人也害己,东亚称病夫;文明遭践踏,形象太耻辱......


   >>学课在线网课试听.报名        >>学课在线智能题库.模拟做题       >>直播课程       >>录播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名称
课程免费试听
初级会计师

一级建造师

执业药师

中级会计师

二级建造师

护士资格证

注册会计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健康管理师

经济师考试

监理工程师

考研辅导课

银行从业

安全工程师

自考课程

基金从业

一级消防工程师

心理咨询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公共营养师

社会工作者

消防设施操作员

保育员

教师资格证

成人高考

育婴师

公务员培训

文职培训

英语四六级

计算机软考
养老护理员
税务师培训

房产经纪人
咨询工程师

其它课程>>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昆明学历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3312528471 赖老师、钱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点击这里咨询我们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点击这里立即咨询我们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课在线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原创者观点,其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学课在线网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由此产生的后果与学课在线网无关;如以上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QQ:1536696595,我们将会及时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