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骗局屡禁不绝,不能仅呼吁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老年人的子女首先要有所担当,用自己的关爱为父母筑起一堵“防火墙”。
听信讲座,老人一年花10多万元买保健品;花20多万元买保健品,85岁老人成“月光族”……近年来,关于老人身陷保健品骗局的新闻屡见不鲜。众多老人被骗的背后,既有监管不足的原因,也有老年人心理层面的因素。
忽悠老年人的保健品骗局泛滥,造成多方面危害。一者,造成老年人财产损失。有媒体统计,曾接到上百个有关于保健品骗局的电话投诉,上当花钱的老人中90%都花费数万元,其中4名老人因为买保健品成了“月光族”,并继续向子女和朋友要钱买保健品。原本节俭的老人,在保健品上挥金如土,给自身乃至子女都造成了经济负担。二者,危害生命安全。来路不明的保健品,若只是食品还好,就怕成分不明、添加剂乱用,老年人群体本身健康状况就不佳,乱用保健品相当危险。三者,影响家庭关系。陷入骗局中的老人并不自知,往往是儿女苦苦相劝,老人不仅一意孤行,反而责怪儿女不孝顺。在诸多案例之中,家庭失和的不在少数。
毫无疑问,治理保健品营销乱象,需要监管部门及时出手。总结诸多案例便可发现,这一类骗局都存在相似的违法行为。例如虚假宣传、生产不合规、卫生不过关、工商手续存在瑕疵等等。涉及多个监管部门,亟须形成合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监管部门往往只能在问题发生之后介入,只是治标之策,要在问题发生之前就保护好老人,就必须从源头分析为何老年人易受骗,釜底抽薪才可治本。
首先,老年人往往存在“健康焦虑”。对大多数老人来说,健康长寿是其最大的愿望。骗子为何选中保健品,就是看中了老年人这种心理。而一部分老年人又比较欠缺医学、科学知识,相信偏方多过正规医院、迷信神医神药的绝非个例。因此,加大对老年人群体的医学知识普及,是做好自身保护的第一步。
其次,老年人相对信息比较闭塞,更容易相信陌生人。老年人长期生活在“熟人社会”,对陌生人的信任感较强。而现代社会已有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趋势,更多交流沟通都是通过网络进行。这就造成老年人群体的社会接触面较为狭窄。实际上,有关于保健品骗局的媒体报道和网上案例都数不胜数,老年人还需主动丰富自己的信息渠道,尤其是通过网络与社会多接触。实际上,也有很多老年人上网看新闻、上淘宝网购玩得不亦乐乎,不与社会脱节,对“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警惕性更高。
再次,相当一部分老年人缺少关爱,保健品骗局的“亲情营销”就是看准了他们的情感诉求。今年5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称,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近10%。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下,保健品打亲情牌成功率很高。比如推销员送水果拜访老人、跪地给老人洗脚,甚至热情地叫着“爸妈”,“攻心之策”花样繁多、效果奇好,很多骗局被揭露之后,还有老年受骗者为骗子求情,甚至称“花钱买人陪着说说话也好”。其实是推销员的“假亲情填补了“真亲情”的空白。当自己父母上当受骗时,子女应有所反思,是否足够关心老人精神需求、是否花了时间陪伴父母。只有子女将“常回家看看”坐实,当“真亲情”回归,来自骗子的虚情假意也就不攻自破了。
保健品骗局屡禁不绝,不能仅呼吁有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老年人的子女首先要有所担当。只有他们才是父母最亲的人,理应用自己的关爱为父母筑起一堵“防火墙”,既让老人免受骗局滋扰,又增进了家庭情感和社会和谐。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