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桂林、广州、深圳、厦门被确定为全国首批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虽然垃圾分类试点已经推行了15年,但有的地方已成为“一纸空文”,有的虽出台了各项措施引导垃圾分类,但效果不彰。
近年来“垃圾围城”的报道不绝于耳。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城镇化率提高,全国各地的垃圾“生产”能力节节攀升。以垃圾填埋为例,耗费大量土地资源建设的填埋场难以为继,此外,在“避邻效应”的影响下,继续修建填埋场的阻力越来越大。可以说,以往粗放式的处理方式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的垃圾的垃圾问题。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相较于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分类有助于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缩小了垃圾填埋的规模,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但垃圾分类试点遇冷的现状也表明,推进垃圾分类还有诸多难关需要攻破。
笔者认为,不妨试试开源节流的思路。首先是开源,垃圾分类的意义妇孺皆知,但当前垃圾处理能力“捉襟见肘”也是事实。部分群众不配合垃圾分类,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觉得分类后也无济于事,因为最后还是要填埋,“殊途同归”罢了。
因此,要推广垃圾分类,***垃圾围城的局面,首要要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单靠政府解决的确棘手,可以借鉴供给侧的思维,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和处理,借助市场的力量,优化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提升垃圾处理能力。
当然,节流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人口众多,随着消费能力与生产能力的日益增长,垃圾这一副产品也是水涨船高,与日俱增,给垃圾的处理带来不小压力。如果能够减少人均垃圾产量,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自会顺利一些。
如何减少呢?笔者认为可以从思想和行动上双管齐下,思想上就是宣传,当前对垃圾分类等环保信息的宣传仍较为刻板,不妨试着增强体验感,例如组织群众前往垃圾分类处理厂,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通过实地了解,让人们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行动上,建立相关的奖罚机制,对生产垃圾较少,善于变废为宝的群众给予肯定和奖励,而对于那些铺张浪费的垃圾大户进行批评甚至惩罚,当前部分地区制定的罚款政策也不失为一剂良策。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