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每条微信很多人点赞,想找个吃饭的人却很难;和老婆睡同一张床,经常在她微信里留言晚安;参加家里长辈寿宴,忙着拍照发微信点赞……近日媒体报道了一种现象,叫“现代交流症”,引起很多人共鸣。
华商报发表王传涛的观点:“人生而是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人和手机的关系,卢梭的这句名言非常适用。更多地活在社交软件之中的我们,确确实实已经“病”了。我们更愿意生活在别人的点赞中,告诉别人生活在朋友圈里的我们是多么的美好和幸福。然而,真实的生活却未必如此。可更可怕的是,知道自己患上了“手机依赖症”和“现代交流症”,也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手机的奴隶,但我们却几乎没有办法去挣脱手机和网络的控制,正如我写完了此篇文章仍然想通过朋友圈去分享,并时时想看一看有没有人浏览和点赞。
京华时报发表陈广江的观点: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活,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注定无法重复昨天的生活。人们爱怀旧,因为通过怀旧能刷出存在感,但过度怀旧也是一种时代病。比如,既然“现代交流症”如此可怕,谁愿意回到从前?看待今天生活的种种问题,只有在承认进步的前提下,才是理性思维。现实中人与人打交道,还不是存在人心隔肚皮?“现代交流症”只是现实不完美的折射,我们正视问题的存在,但不必夸大其词,特别对成年人来说。最后说说“同床共枕微信道晚安”,其实报道说得明白,夫妻二人感情很好,现在依旧很好。杞人忧天者,洗洗睡吧。
小蒋随想:最近翻出与一位老友十来年前的几封信和数张贺卡,摸着这些尚未发黄的纸张,看着那熟悉的笔迹,脑海中浮现出过去的情景,心中不免有些感慨。过去给友人写信要找好看的信纸与信封,书写要花时间,怎么写要用心思,得去邮局或邮筒寄出,等待信件的送达以及对方经过同样的步骤回信。从效率上看,比如今拿手机发个微信、来个视频通话要费时费力太多。但是,如今的便利似乎又少了一些珍重、多了一些随意,数字化的信息在你有意无意地删除或更换设备时,也会悄无声息地消失。海量的信息传递,快餐式地浏览阅读,有多少能留存于你的脑海?我们在信息高速路上飞驰,却又因为步伐太快,让人觉得灵魂都跟不上了。有人说,开始怀旧说明人已经变老。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复古为何又被认为是一种时尚?真挚的交流,永远需要用心,怎么才算用心,诸君心里都有杆秤。
重要提醒!!内容中联系方式并非本站联系方式,报名咨询的学员请与下面最新联系方式联系我们咨询报名-以免损失!
>>长期招聘兼职招生代理人员,项目合作,团报优惠咨询,有意者请联系我们 >>咨询:13312524700(可加微信)。
云南地州中心:◆咨询电话:0871-65385921、17787865775 冯老师、 王老师(微信报名:17787865775)
总部报名地址: ◆昆明市-五华区教场东路莲花财富中心10楼;网课试听:ke.xuekaocn.cn
地州分校: 大理分校 丽江分校 迪庆分校 怒江分校 红河分校 临沧分校 玉溪分校 文山分校 保山分校 德宏分校 昭通分校 普洱分校 版纳分校 【各地州学员请加老师微信咨询报名,电话(微信):133-1252-4700】;【2021年云南省成人高考>>立即报名】
职业技能考证: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茶艺师等更多>◆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微信)
公考培训咨询:◆国考云南省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面授培训,咨询电话:133 1252 4700 (微信)